(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本月16日2時13分,一顆來自內地不幸腦死亡幼童的心臟,在內地沒有匹配到醫學上合適的接受者的情況下,在國務院港澳辦、國家衞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公安部等18個內地部門和香港特區政府醫衞局、醫管局、海關、入境事務處等6個部門及兩地醫療機構共超過200餘名專業人士的悉心守護下,穿越138分鐘的生命通道,最終在命懸一線的香港女嬰祈祈胸腔中重新跳動。「咚咚、咚咚」,兩地的醫務人員緊記承諾,第一時間將祈祈的心跳聲錄下來傳給內地捐獻者的母親,為極其悲痛的母親帶來莫大慰藉,生命就此延續,兩地同心共振。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主任王海波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獨家專訪時,講述了祈祈重獲「心」生背後感人的故事。

2022年12月,當時僅4個月大的香港女嬰芷希成功接受了來自內地的心臟捐獻,延續了生命,實現首例內地與香港之間緊急醫療救助人體器官共享的歷史性突破。基於救治芷希的成功經驗,香港與內地現已建立起密切的跨境器官移植合作溝通渠道及流程,令此次祈祈的獲救更加順暢。
最大挑戰:幼細血管精準銜接時間
2025年2月15日,一顆來自內地不幸腦死亡幼童的心臟經過COTRS系統與全國所有的心臟移植等待者匹配後沒有找到合適的接受者,內地和香港醫療專家組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共同分析研判,確認該心臟適合移植給揪心等待的祈祈。來自北京的國家心臟移植質控中心派出專家趕到器官捐獻醫院實施了心臟獲取手術。
2月16日下午,在兩地愛心守護下,心臟供體運達香港兒童醫院。王海波說,最大挑戰是:由於捐獻者和祈祈均十分幼小,理想的是需要將捐獻者心臟離體到接駁到祈祈血管上的時間(醫學上所稱的冷缺血時間)控制在4小時以內,同時器官在運輸途中,祈祈的開胸手術就已經開始,心臟運抵手術室的時間必須與祈祈病心離體和新心臟的血管接駁精準銜接。
在首例內地與香港之間緊急醫療救助器官共享救助芷希時,心臟從內地運送到香港耗時2小時47分,祈祈這一次的路程更遠,而兩地共24個部門的200多人眾志成城,竭盡全力地在每一個步驟一分一秒的壓縮時間,將運輸時間縮短到2小時18分,比原計劃時間提前了82分鐘。其間跨部門團隊實時溝通,實現了每一個步驟的精準銜接。
錄祈祈心跳聲慰藉內地捐獻者母親
經過6.5小時的手術,祈祈重獲「心」生,回憶起這次移植中最令人難忘的事情,王海波說,和眾多愛心捐獻者家屬一樣,內地捐獻者母親的唯一心願,就是錄下孩子新生的心跳。在千頭萬緒的緊張手術中,大家牢記對這位母親的承諾,第一時間將祈祈的心跳聲錄下來傳給內地捐獻者的母親。當內地的捐獻醫院轉告香港醫療團隊,這位極其悲痛的母親聽到她寶貝兒的心臟再次跳動的聲音而感到莫大的安慰時,見慣生死的兩地醫學專家們無不動容。心跳就成了兩地最共通的語言,大愛就此延續,兩地同心共振。
「這場跨越內地與香港的生命接力,是兩地政府部門通宵達旦的協調,是醫療團隊的悉心照料,是交通運輸部門的接力賽跑,是海關邊檢部門的耐心守護,是香港醫護人員的殷切等待,是捐獻者和家屬的無私大愛,是兩位小朋友的,亦是內地與香港的同心共振。」王海波說。
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資料,近年共有6名在香港醫院治療的港人進入內地移植輪候系統,其中芷希和祈祈已獲得器官成功移植,另有兩人因病情好轉暫停移植,還有兩人已在香港本地完成移植。此次祈祈成功獲得新生,展現出兩地多部門高效有力合作的風範,展示兩地醫務人員的專業水平,為今後開展跨境器官移植再一次提供成功範例。
兩地醫護「接力」 拯救生命流程







祈父:給命危病人生存機會
當醫生通知我們找到合適心臟時,我們頓時有點不懂得反應……手術當天,祈祈精神特別好,好像在告訴我們:「你們放心吧!」……現在我們壓力減輕了,因為終於有了盼望。手術後我們跟祈祈說:「你過了一大關,要乖乖恢復,快點出院回家。」
我們很想對捐贈者的家人表達衷心感激。我可以想像他們當時有多難過和掙扎,他們在這麼艱難的時候做出這個偉大無私的決定,真的很感恩,希望他們以後一切安好。
很感謝香港兒童醫院的醫護人員這幾個月來對祈祈的照顧……再次多謝內地和香港參與這次行動的所有政府部門和醫療專家。我沒有想過原來要牽涉這麼多程序和人力物力,很佩服各單位的效率,和他們救人為先的精神。
器官移植真的能給命危的病人一個生存機會,是唯一能改善病情的方法。我希望大家支持器官捐贈,使更多人受惠。
主診醫生:新心臟仍處關鍵期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僖)祈祈日前在香港兒童醫院完成心臟移植手術,該院兒科服務部門主管張耀輝教授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透露,祈祈目前仍在深切治療部,情況平穩,仍需靠藥物和呼吸機維持生命,超聲波顯示新移植的心臟良好運作。醫療團隊正密切監察她的心率、血功、肝腎功能,將逐步調低用藥,讓她恢復自主呼吸。他又透露,還有一名病童正配對內地合適的心臟。

張耀輝表示,祈祈目前要使用心臟藥、鎮定劑、抗生素、抗排斥藥等,希望她情況能持續好轉,慢慢調低用藥量,直至無需使用呼吸機,逐步恢復健康。
他形容為如此年幼的嬰兒進行心臟移植手術,絕對是一次醫學挑戰,香港有紀錄以來也只是第二宗。對上一宗是兩年前,4個月大女嬰芷希,同樣在獲得內地提供心臟捐贈後成功完成移植手術,他欣喜地說:「芷希目前已準備去幼兒園上學了。」
張耀輝回想起周日(16日)在兩地通力合作下,在兩小時內將捐贈予祈祈的心臟由內地送到香港手術台上,絕對是值得的,而兩地數十個相關部門、數百名素不相識的人員傾力合作下,令整個過程順暢快速,「十分感激。」
議員:兩小時跨境運心創奇跡
立法會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向香港文匯報解釋,心臟被摘出後,由停止供血到送上手術台重駁血管不能超過4小時,否則心臟就會壞死。這次整個過程只花兩小時創下奇跡,是一個不太可能打破的紀錄,十分感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