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地產主席施慧勤(左)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右)。(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業俊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曾業俊) 利嘉閣地產今日(11日)舉行新春團拜,公司總裁廖偉強表示,今年將有6大因素影響樓市變化,包括經濟、供應、利率、政治、政策,以及人口。人口方面,近年來港人數明顯增加,今年1月份訪港人次累計474萬人,其中373萬人次來自內地,反映深圳「一簽多行」奏效。新春年初一至初八期間(1月29日至2月5日),累計訪港人次達140萬人,當中120萬人來自內地,大大刺激本港人流、物流及經濟滾動。預料廣州亦有機會落實「一簽多行」,相信訪港旅客將愈來愈多,本港經濟會逐漸好轉。

至於住屋供應方面,廖偉強認為一旦住宅供應減慢,樓價便會回穩甚至上升。目前本港累積一手貨尾達22,343伙,近幾年市場平均每年可消化1.5萬至1.8萬伙新盤,估計2025全年一手成交宗數可達1.8萬宗,在現時供應不多的情況下,當貨尾逐漸消化,加上本港政策利好及政治情況穩定,料今年樓市有望回穩向好,樓價波幅輕微,料全年升5%或以上。

至於公司業務方面,廖偉強指公司會繼續發展,目前有185間分行,今年將視乎個別地區的分行表現而有所增減,但整體分行數量將維持相若。他補充,去年公司舖位及人手按年輕微減少,不過舖租亦隨市況下調,今年會繼續要求業主減租兩至三成,去年個別商場舖位最多減租七成,整體租舖成本下降三成。至於人手方面,目前公司有約2,100名員工,目標今年全年增加人手至2,500人。今年公司亦預留約500萬元以投放人工智能發展。

對於即將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廖偉強建議特區政府應採取措施提振樓市,包括降低投資移民購買住宅物業的金額要求至1,000萬元,以增加本港流動人口。他又建議寬減住宅印花稅,目前轉讓樓價300萬元或以下的住宅只須繳付100元印花稅,建議將此100元印花稅的樓價上限門檻放寬至500萬元或以下,以吸引年青人「上車」置業,激活樓市。參考去年本港整體住宅成交金額,當中近八成屬樓價1,000萬元或以下的成交。

利嘉閣地產主席施慧勤表示,去年樓市如坐過山車,3月份迎來高峰,到7至9月步入低潮,10月份又出現「小陽春」,惟年尾又重回淡靜。然而,公司把握到市場機遇,去年一手市佔提升,其中新界區一手代理份額升2.5個百分點;二手市佔與同業拉近距離,當中啟德份額增5個百分點,東涌增10個百分點。

施慧勤稱,展望未來一年,公司會投放大量資源在人工智能應用,不但研究及開發高效的工具,幫助前線代理銷售,並且鼓勵前線及後勤在工作上更多應用人工智能。培訓部門由本年至今,已先後開辦5個人工智能實戰課程,更獲地產代理監管局批出CPD學分;預計今年將會繼續推出更多培訓項目,幫助前線及後勤員工深度掌握各式數碼營銷工具的應用,提升同事效率,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房地產服務體驗。

施慧勤又指,今個乙巳新年,利嘉閣與社企銀杏館攜手,推出「新春傳愛 置業有賞」活動,客戶在新春期間(1月27日至2月12日)透過利嘉閣購買或租賃本港物業,皆可獲得銀杏館現金消費禮券,而利嘉閣慈善基金會就每宗合資格成交,捐出1,000元(買賣成交)或300元(租賃成交),支持銀杏館旗下的社區食堂,期望達至「新春置業,多方受惠」。活動舉行至今,已累積錄得高雙位數的客戶登記,反應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