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江山」。

施 篇(鎮江市政協委員 江蘇省海外聯誼會理事 香港鎮江青年聯合會執行會長)

金焦雙峰臨江峙,京杭玉帶繞城流。在江南的瀲灩波光裏,有座以醋香作箋、以文脈為墨的千年古城,每縷空氣都沁染着陳釀的芬芳,每塊青磗都鐫刻着歲月的詩行,這便是「天下第一江山」——鎮江。這裏人文薈萃,雄秀天成,而那一碟鎮江香醋,更令人思接千載,回味悠長。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曾撰文深情感述,鎮江香醋不僅是這座城市的獨特名片,更是鎮江人守正創新的結晶,它容納了鎮江人對美味的嚮往、對美好的追求,詮釋着山水花園名城的獨特魅力,是鎮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於我而言,鎮江香醋,不僅是家鄉風味,更是童年記憶的「鄉愁密碼」。我自幼與這醋香結緣,它如同一條細長絲線,穿越歲月時空,將我與鎮江的回憶緊緊相連。

我兒時居於中山西路,恰與醬醋廠隔街相望。每當晨光初露,和風拂過窗欞,醋香便悄然浸潤整座小城。那香氣,不同於酒之濃烈,亦不同於花之甜膩,而是清雅悠遠,直沁心脾。暮色四合時,常與童伴們在醬醋廠附近嬉戲,醋香縈繞中度過了無憂的童年。彼時年幼,雖不解醋之醇厚,但這獨特的香味,早已深深鐫刻心間,成為記憶中最溫暖的底色。

歲月荏苒,昔日在醋香中長大的孩童,如今已是負笈香江20餘載的遊子。維港霓虹縱然璀璨,卻難及故園醋香暖人;香江美味雖是琳瑯,終難替代我對鎮江香醋的眷戀。每每在香港超市貨架上邂逅熟悉的鎮江香醋,總會毫不猶豫購入,以慰思鄉之情。在香港一次文旅交流活動中,我特意向來賓們推介鎮江香醋,當我在台上娓娓道來那熟悉而又遙遠的醋香故事時,恍若重返故里,重遊那座美得讓人「吃醋」的城市,那一刻,跨越千山萬水的深情與牽掛,如潮湧上心頭。

鎮江香醋,其「香」字尤為精妙,較之他處醋品,其三分似桂子清芬,七分若新稻初熟,細品之下更蘊含酒麴的渾厚底韻。這不僅是調味佳品,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相傳其製醋技藝已有逾180年歷史:以江南糯米為「肉」,三伏大曲為「骨」,中冷清泉為「血」,百花醪糟為「魂」,方能釀就這一罈罈清香甘醇——名傳四海、百世流芳。「人間有味是清歡」,香醋是鎮江人家餐桌上的靈魂,無論是餛飩、餃子、麵食,或是蘸食、涼拌、烹飪,處處可見其身影。香港人熟知的江蘇名菜「鎮江骨」,便是以地道鎮江醋煨燜:不加一滴水,只佐片糖,使得肉質酸甜酥爛、醋香四溢,韻味獨特。

創始於1840年的恒順醋業,堪稱鎮江香醋技藝的典範,為中國醋企之翹楚。在鎮江,「恒順」與「年味」的交織已成傳統。每逢春節前夕的「打醬油」活動,總令中山西路萬人空巷:蒸騰的霧氣中,街坊鄰里提着瓶罐相視而笑,空氣裏飄盪的不止是醬香,更是歲月靜好的年味,早已融入鎮江人的集體記憶。恒順醋業以「恒順眾生」的理念,為鎮江市民的年節添香增色,見證着這座城市的文化印記,傳遞着鎮江人的醋香情懷。

旅居香港的歲月裏,我學會了以更從容、更深邃的目光審視這座國際化都市,而那一縷屬於故鄉的樸實醋香,始終安放在心中最柔軟的角落。有時在酒店茶餐廳,偶爾飄來熟悉的醋香,恍若故鄉的信使,將兒時的記憶與家園的溫暖一併帶至身旁,讓我重溫那份久違的寧靜與溫馨。

2023年金秋10月, 香港鎮江青年聯合會作為「百萬青年看祖國·千名博士神州行」活動協辦機構,攜40餘位香港高校的青年學者及企業家訪問鎮江,共譜鎮港交流新篇。在中國醋文化博物館,博士團駐足凝望,指尖輕撫百年醋罈上的歲月苔痕,深切感受着鎮江香醋的歷史積澱與鎮江人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傳承。站在醋香四溢的醋園中,我彷彿又看見了記憶裏的自己——那個佇立在醬醋廠門前,滿懷憧憬眺望遠方的孩子。如今雖身在香江,卻始終情繫這份醋香,正是這份不變的嚮往與牽念,驅使我孜孜不倦地推動鎮港交流,在醋香中釀就一段段動人的合作佳話。

萬里歸來顏愈少,此心安處是吾鄉。這穿越古今的馥郁醋香,是遊子衣襟上永不消散的故鄉印記,是江南文脈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更是鎮江智慧獻給世界的味覺詩篇。香江兩岸的霓虹與古運河的漁火遙相輝映,共同勾勒出文明交融的璀璨圖景,原來最動人的鄉愁,不在舌尖,而在心間;最可貴的傳承,不止守望,更在創新。放眼新時代,鎮江香醋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歷經逾百年風雨淬煉,這壇以時光釀造的文化陳釀,早已超越調味的本色,成為解讀江南的文化密碼,它見證過木船漕運的艱辛,親歷過智能釀造的革新,而今更將藉着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浩蕩東風,以更開放的胸襟擁抱世界。而我,這個在醋香中成長的遊子,願永作這鎮江香醋的傳燈人,讓鎮江的文化名片,在香江之畔續寫新的傳奇。(本欄目逢周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