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智林在人工智能級別的建築技術研發上投入了巨大的努力。該公司亞太事業部總經理張亮憶述,為研發出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建築技術,公司在高峰時期投入了8,000人的團隊,去研發機械人、裝配式、數字化等多個領域的技術。
「目前,中國的技術水平不僅僅能做出全球技術最領先的建築機械人,還能從設計到採購,從生產到管理,全過程實現自動化和數字化,令機械人大批量且自主地參與到地盤的工作中。」張亮說。
他特別提到「大力出奇跡」這個概念,「要在工地實現機械人自主作業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需要解決大量核心零件、機械人技術與工藝工法的問題。我們的團隊與內地的高科技行業一樣,曾經實行996甚至007的工作模式,即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9點,每周工作6天,甚至每周7天連續轉。」
張亮說,他有一次晚上10點半經過研究中心時,發現仍有許多年輕的工程師坐在毫不起眼的角落裏,認真地進行代碼編寫與產品測試。他感慨道:「這些人並非為了在領導面前表現,而是完全出於對產品的熱愛,和推動行業進步的使命而加班。那一刻我了解了,歷史的進步看似是由偉人引領的,實則是由無數默默無聞的奮鬥者譜寫的。」
該公司在整個智能建造領域的研發投入100億元人民幣,是全球最大的建築技術研發費用,這些投入不僅僅是為了開發建築機械人,還包括打造一個全新的智能建築產業生態鏈條。他相信,香港作為國際化都市,將成為智能建築技術的示範基地,推動全球建築業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