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隨着農曆新年臨近,市面上年花需求大增。香港文匯報發現內地蝴蝶蘭網購平台針對香港消費者大肆進行推廣,售價比香港本地培植的蝴蝶蘭平最少一半。根據香港法例,蝴蝶蘭入口香港時必須持有效許可證,內地賣家卻無法出示,只着記者放心,「我們一直這樣做,每天發很多貨到香港。」當貨物抵港,記者更發現不少香港花店也疑似採用這方法進口無證蘭花。業界表示,行內一直有人在報關時,將蘭花虛報為一般觀賞花卉,繞過申請許可證的步驟,令市場上走私蘭花問題愈趨嚴重。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在網上發現,不少內地蘭花網購平台在社交平台,針對香港市場大肆進行推銷,甚至有人「傳授」攻略,圖文並茂講解網購內地蘭花後,如何透過物流運送來港。

●社交平台湧現大批帖文,聲稱能為港人訂購及運輸蘭花到港。圖為賣方展示的香港貨倉。 網上圖片

其中一個內地賣家表示,可從內地送貨至香港,一盆8株蝴蝶蘭售價464元人民幣,合約493元港幣,而香港培植的類似尺寸蝴蝶蘭,8株售價約千元。當記者詢問賣家是否有相關出入口許可證時,對方含糊其詞未有正面回答,只着記者「放心!」

記者選定貨品及網上付款後,按照和賣家約定的日子及時間,來到旺角花墟一間物流公司取貨,該公司道路兩旁都被大大小小的花卉佔據。這天上午9時許,街道上就泊滿正在落貨的貨車,卸下的貨物已霸佔街道兩旁的行人路,其中大部分為蝴蝶蘭和年桔,亦有小量桃花、水仙等擺在路旁,直到中午12時許,街道上差不多九成的貨物由貨主取走。

●物流倉所在街道有不少待交收的蘭花。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被問蘭花來歷 職員只答不知道

記者走向該物流公司女職員出示訂花時的電話號碼,對方簡單核對後,指向路旁的一盆蘭花,叫記者自取。當記者再度詢問蘭花來歷時,對方立即稱,「我什麼都不知道,我只是物流公司的人。」

其間,記者亦在附近街道觀察,與這間物流公司同類型的公司,周圍至少有三間,除零星散客取貨外,絕大多數的貨主都是「大客」,更不乏花墟的花店。也有不少貨車前來大批量運貨,這些蘭花包起的保鮮紙上寫上「店名+街道號碼」標示,換言之花店也可能經同樣渠道入口「無證蘭花」。

●物流倉所在街道有不少蘭花被送往附近商戶。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本地」培育多靠進口台日花苗

有香港花農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蝴蝶蘭來源主要是內地和本地,內地花主要是在內地培育繁殖,而所謂「本地」蝴蝶蘭多是進口自台灣地區、日本的花苗在港培育繁殖。前者培育周期大約在1年多,而後者則需要2年多,「以我自家蝴蝶蘭為例,是在台灣地區生長大約1年的花苗,再送至香港培育1年多。」

正因為兩者培育時間和物流成本等各方面成本差別,市場售價差別也明顯,內地蝴蝶蘭每株多為100元以下,根據不同大小品種,售價40元至100元不等;而香港本地培育的台灣地區、日本蘭花,售價則要約130元一株。在香港市面上,兩類蘭花大約各佔市場一半,不同客人則各取所需。

香港業界指出該批蘭花需辦證才能進口香港,不排除有人報關時以「草花」(指其他一般觀賞花)名稱進行申報。「貨櫃車廂的外圍幾層堆滿草花,內圍才擺放蘭花,不排除這些蘭花未經申報。」

蘭花屬瀕危物種 進出口須許可證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僖)香港海關昨日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蘭花(包括蝴蝶蘭等人工栽培品種)屬於常見瀕危物種。清關時,如截獲懷疑非法進出口瀕危物種時,會轉交漁農署跟進。根據《進出口條例》,所有受管制物品必須先獲得有效牌照或許可證,方能進出口。否則,涉案物品會被充公,違例者也可遭檢控,可能會留有案底。農曆新年將至,海關提醒市民到內地辦年貨時要留意切勿攜帶違禁品及受管制物品進出香港。

內地花店網購搶港零售生意

鮮花零售協會主席謝黃小燕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以往網購不便,香港消費者主要在本地花店買花,現在網購發達,港人直接向內地花店網購花卉,「跨境網購鮮花令香港花店的生意在過去幾年大跌,目前生意只及疫前的五六成。」她指出,內地花店以往只做香港批發生意,「現在開始透過跨境網購搶我們的零售生意,自由市場,我們也無可奈何。」

她提醒市民網購年花需謹慎,光顧本地花店更有保障:「買花是買心頭好、買好意頭、買服務,網購只是憑照片,長途運輸也難免花、葉受損,有紛爭也難以取回公道,分分鐘買一肚氣。」

香港蘭花大王、千葉園創始人楊小龍則表示,不太了解內地花卉出入口的要求,由於香港禁止野生蘭花進出口,所以內地蘭花品種要額外向政府辦理許可證,證明是人工培育才能進口。

他說:「內地場地、人工比香港便宜太多,如果直接搶香港花店的零售生意,本地花農一年比一年難做,希望政府設法保障本地花農。」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