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竹棚業持續發展關注組指出,場棚事故涉人為錯誤,跟足指引絕對安全。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周一(13日)啟德醫院地盤竹棚架倒塌、11人受傷,有傷者情況危殆。事故引起公眾關注竹棚架的安全性,有意見認為搭建竹棚難以進行精準的力學計算、且竹棚物料容易損壞,應該全部轉為金屬棚。多個竹棚業工會組成的「香港竹棚業持續發展關注組」昨日召開記者會,指出事故原因在於管理不善,有工友貪方便私下拆除連牆器,強調金屬棚若拆除連牆器、同樣有倒塌風險。而香港建築稠密,很多地方沒法搭金屬棚。若全面改用金屬棚,會危及全港約4,000竹棚工人生計。

關注組表示,目前很多政府工務工程合約已剔除使用竹棚,轉用金屬棚架,形容是:「間接將竹棚行業『判死刑』。」港九搭棚同敬工會理事長何炳德說:「要求全面引入金屬棚架,是對棚架結構的了解不足、只屬紙上談兵。香港部分新建及維修單幢式大廈,因為地方有限,沒法搭建金屬棚架,而且金屬棚較竹棚成本高約3倍,工期拖長,成本上升只會轉嫁給業主。其實只要跟足《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則》,和金屬棚同樣安全。」

何炳德表示,現時不論竹棚或金屬棚,搭建前都必需由註冊工程師設計,「計過數、簽晒紙先搭棚」。指出過往棚架意外的主因,在於其他工種的工友不遵守安全守則,嫌俗稱「拉掹」的連牆器阻礙工作、私自拆除,又或者將全部重物,包括拆除過後的建築廢料全部放在棚架上,超出負荷上限。而私自拆除連牆器的情況在金屬棚架亦有發生,亦曾發生相關事故。竹棚與金屬棚架所用的連牆器不同,竹棚用「二分圓」的粗鐵線,一端扣住大廈牆身的「拉爆螺絲」,一端則如綁繩般,纏住竹棚,難以被徒手破壞。而金屬棚架所用的連牆器與金屬棚的連接只靠一根螺絲,只而用士巴拿,甚至徒手就可鬆開螺母,解開連牆器。

何炳德強調:「按現時屋宇署的相關指引,要求連牆器之間的橫向間距不得超逾3米,垂直間距不得超逾6.3米及4.2米,視乎竹棚架架設高度,專業師傅安裝連牆器數量超過指引,若有跟足指引,竹棚絕對安全。」

政府去年10月修訂《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則》,當中包括禁止工人擅自改動竹棚。工程師學會認為確保工地安全教育,比提高罰則更重要。工程師學會建造分部上任主席謝偉正說:「最重要是施工現場,工人們的安全意識,一定要跟足《守則》。很多時是現場施工的師傅,憑經驗工作,以為剪兩條連牆器沒問題,有時就會發生事故。所以教育安全意識是重要的。」

竹棚業香港聯會外務理事長蘇天銘說:「可能因為其他工友進行工序時,與我們設計棚架有衝突,例如『拉掹』阻住他工作。改善方法是,每一個工種上工作台前,都應該有風險評估,看看是否有地方要先改?他規劃好,再找棚師傅作出修改『拉掹』位置,再重新簽發棚架,棚架安全才重新讓工人上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