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夏微 上海報道)「香港有相當多的基金希望能在上海找到科技類的企業或產品去投資。」港區上海市政協委員張國正認為,算力、人形機器人和低空經濟,會是未來滬港科創合作的重點領域。在低空經濟領域,香港和上海可以在研發與產品落地上攜手,「我知道香港的大學以及相當多企業研究無人機,上海則能夠在合作研發的同時,為產品落地提供空間和可能性。」
港區上海市政協委員包鴻勳也對滬港合作助推低空經濟發展頗為看好。「上海成立由六大國企作為股東的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香港也成立了『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包鴻勳表示,相較於其他領域,低空經濟的起步,各地差距並不大,滬港間可以挖掘優勢互補的空間,攜手合作。
港區上海市政協委員吳蓓琪建議,滬港聯手在香港北部都會區建「全球未來產業創科研發中心」。「可抓準國家卡脖子的硬科技和專精特新項目,利用滬港的科研、產業及市場資源,滬港兩地可以集中資本、人力等,在北部都會區共同打造未來科技城市。上海的相關產業基金也可投入參與香港北部都會區的『三個片區』建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