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輸入外勞涉及兩地政策及制度,但問題的核心是未受兩地法例規管的中介、艇仔或管理公司等團夥從中渾水摸魚。他們利用各種名目、兩地的信息差,以及外勞怕事的弱點,設局哄騙甚至剝削外勞。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輸港外勞招聘程序有待進一步規範,局方與國家商務部一直保持密切聯絡,依法嚴厲打擊違規行為。他呼籲,外勞無須經中介向全國14家合法勞務公司應聘香港職位,只要他們不光顧中介,直接向勞務公司應徵,就能確保招聘過程符合兩地法規,「假使有勞務公司也參與到超額收取勞務費等不法行為,有關機構也會依法追究。」
截至2024年11月底,香港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已批出37,500個配額,加上行業計劃共批出58,000個配額,緩解了多個行業人手短缺。目前輸入外勞的合法渠道,是由香港僱主向勞工處申請配額,之後親自或經職業介紹所,向全國合法的14間勞務公司在各省市招募人手。

由於內地地大物博,勞務公司的人脈網絡未必深入到各縣各村之中,故衍生中介或艇仔行業。他們扮演着轉介人角色,將外勞介紹予勞務公司,從中收取外勞的介紹費。由於中介不屬於整套輸入外勞機制之中,收費水平無王管,甚至出現收款後人間蒸發的亂象。
警方跟進涉盜薪金案
孫玉菡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這類中介以不同形態、性質、稱謂出現,但無論是什麼稱謂,特區政府最關注的是他們有沒有違反現行其他法規,例如管理公司非法扣取外勞薪金,甚至一些中介或管理公司盜取外勞銀行卡,非法提取薪金或以管理費名義亂收費,「這些行為已明確屬於違法行為,執法部門已在跟進。早前我們亦已邀請外勞到港作供,警方將依法跟進涉嫌盜取外勞薪金的犯罪案件。」

在香港方面,職業介紹性質的職介所,香港已有明確發牌和監管機制,任何違規者將面臨法律制裁,情節嚴重者將被吊銷牌照。涉及違規行為的僱主,現有外勞系統中已有行政制裁機制,一旦有確實證據證明僱主違反外勞有關法例,「我們可以對其進行行政制裁,撤回批出的外勞配額,或暫停其申請輸入外勞的資格。」
除了違規行為,部分中介在內地假借香港僱主名義招攬工人,騙取勞務費用或提供虛假信息,甚至偽造文件,欺騙不熟悉香港政策的工人,性質上是以聘請外勞的幌子進行詐騙行為,故提升外勞防騙意識變得非常重要。
源於兩地信息不對稱
不少外勞受騙源於兩地信息不對稱,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工人對香港的外勞政策不熟悉,容易誤信中介的謠言。孫玉菡表示,兩地政府將繼續提升合作,加強信息透明化,幫助外勞獲取正確的招聘信息。「有中介利用現有外勞機制去混淆內地勞工視聽,以此行騙,實際這些中介根本沒有資格從事外勞輸港工作,希望有意來港打工的人能明白這一點。」
孫玉菡表示,輸港外勞招聘程序需進一步規範,呼籲所有外勞不要誤信中介,必須通過14家內地合法勞務公司安排,確保招聘過程符合兩地法規。內地執法機構也將追究違規持牌勞務公司的法律責任,「假使有勞務公司也參與到超額收取勞務費等不法行為中,有關機構也會依法追究。」
為提升外勞的防騙知識,特區政府勞工處網站已提供合法招聘程序、輸入外勞的工種及權益指引,還新增防騙提示,幫助外勞辨識合法招聘渠道。
孫玉菡呼籲有意來港的勞工務必查看香港勞工處官方網站,以獲取最準確的信息。
剝削外勞哄騙啞忍:被炒列入官方黑名單
部分工頭、僱主或中介散播謠言稱中途被炒的外勞,將列入黑名單,不得再來港打工,以哄騙外勞啞忍不公平待遇。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強調,任何人對剝削都不必啞忍,而香港官方也從來不存在任何黑名單,「任何外勞只要自己沒有違法,就不必有任何擔心,所謂的黑名單只是不法之徒用來嚇唬外勞的話術。」
孫玉菡強調,保障外勞的合法權益是香港特區政府的重要職責,並且香港是罕有的外勞與本地勞工受同一部法例保障的地區,「在勞工法例下,我們對所有勞工都一視同仁,因此鼓勵任何權益受損的外勞勇敢站出來,政府將為他們提供舉報支援。對已返鄉但願意來港協助調查的勞工,政府將為他們提供交通食宿。」
入境處:勞資均應警惕中介
香港入境處助理首席入境事務主任(簽證管制)李冠宇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特區政府在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前提下,已加強外勞輸入機制,確保僱主在無法聘得本地合適人手時,能合法輸入勞工填補職位空缺。他強調,入境處在輸入外勞事務中,與其他部門緊密協作,確保程序透明及合規。

李冠宇表示,入境處負責處理外勞簽證/簽註及進入許可申請,並會根據相關決策局或部門批出的配額或原則性批准進行核對。他強調,僱主在獲得原則性批准後,必須於六個月內安排輸入勞工提交簽證申請,並確保所有程序符合規定。當外勞簽證/簽註審批完成後,入境處將通知相關部門,以協助其掌握輸入勞工的行業及僱主情況,從而支持各輸入勞工計劃的檢討與執行。
同時,僱主須與勞務企業簽訂《內地輸香港特別行政區勞務合作共同聲明書》,並確保勞工填妥「聲明及授權書」。上述文件須與簽證申請一併提交至入境處,否則申請將不獲處理。李冠宇提醒,僱主或僱員應對聲稱提供服務的中介或廣告提高警覺,核實其經營資格,以免受騙或導致申請延誤。
李冠宇強調,入境處將繼續與其他部門保持緊密合作,確保外勞輸入計劃的實施透明且合規,又呼籲內地工人及香港僱主提高警覺,選擇合法的勞務企業合作,並遵守相關申請規定,確保整個程序順利進行。
議員倡兩地規範外勞招聘制度
輸入外勞的亂象大多出現在中介利用兩地的信息差,散播謠言詐騙外勞,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建議,兩地政府通過規範化、透明化、法治化的方式優化跨境勞務招聘制度,杜絕非法中介操作,強化全國14間持牌勞務公司的責任,確保招聘流程公平公開,他提倡勞務公司在港設立對外公開辦事處,支援已來港的外勞。
陸頌雄認為,商務部認可的14間勞務公司需要履行責任,「既然只有他們具備資質,就有責任提供從招聘到入職的全程服務,確保工友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籲勞務公司設港辦事處
他建議該14間勞務公司在香港設立對外公開的辦事處,「方便內地工友及香港僱主聯絡,減少中介干預的風險。」同樣,國家認可的勞務公司也應當積極提醒外勞了解自身權益,避免墮入不法分子圈套。
目前,國家商務部法例雖規定不允許中介介入外勞輸港流程,但禁止力度卻有所欠缺。陸頌雄建議兩地政府立法硬性規定,外勞只可以聯絡14間勞務公司報名應聘來港,且勞務公司的招聘過程需要透明化,譬如公開招聘和選人制度,確保公平性、減少貪污風險。
此外,持牌勞務公司和僱主應制定清晰的上崗標準,對招聘流程進行規範,避免在僧多粥少情況下出現不正當競爭或腐敗。
陸頌雄又認為,特區政府應優化外勞事務工作,以確保整個外勞制度行之有效。首先,政府需嚴格評估僱主是否履行責任,確保工友獲得合理待遇。其次,勞工處需加強作為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與內地商務部和14間勞務公司保持緊密合作,確保制度運行順暢。最後,通過法例與行政指令進一步規範跨境勞務合作的行為,為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相關報道:
空殼港企黑中介偽造合約廣告 呃2000勞工共5000萬(系列三之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