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征兵 廣西報道)內地黑心中介宣稱有門路協助外勞申請香港工作,伺機騙取數萬元的中介費,之後捲款失蹤。香港文匯報今起一連三輯,拆解這個手法類似傳銷的產業鏈,深挖幕後黑手惡行,並就此問題專訪特區政府官員提出整頓解決之道。敬請讀者垂注。

為紓緩香港各行各業的人手荒,香港特區政府2023年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特別計劃),將赴港打工的護工配額由4,000個增至7,000個。作為護理員搖籃的廣西掀起應聘潮,不少內地護工到處打探赴港打工的門路,甚至借錢付高昂中介費,惟一年過去,不少人的赴港淘金夢碎。當地執法部門先後拘捕多名借外勞計劃為幌子斂財的團夥人員,據悉事件已有最少十間家政培訓公司、3,000名護工誤信中介,每人繳付1.3萬至3萬元人民幣(下同)中介費後苦等逾一年,中介卻捲款人間蒸發,業界相信受騙總金額高達6,000多萬元。

香港文匯報記者未走進黎珊珊位於廣西橫州的住處,遠遠已聽到屋內傳來嘈雜的喊罵聲。踏入屋內,場面更加混亂,數十名來自廣西本地的護工正圍着黎珊珊,夾雜着粗言穢語「喊打喊殺」,要求她退還辦理赴港務工的費用。

●有受騙勞工推搡已有身孕的下線代理黎珊珊,險些釀成鬥毆。 受訪者供圖

老闆閃人 下線員工被上門討債

黎珊珊是中介集團的下線一員,負責通過微信朋友圈、家政培訓機構結識有意赴港的護工。從2023年4月起,每名護工經她支付1.3萬至3萬元予中介集團,至今最長等候逾1年仍未能成行。有護工向記者申訴,該筆中介費相當於在南寧打工三至五個月月薪,不少人為此借款,或刷信用卡籌錢。

其中,韋姓大姐付款予黎珊珊搭路。她說:「本以為可以赴港工作,收取最少每月1.5萬港元的工資,就能夠償還這筆中介費,但至今沒能辦成赴港,反而欠債,還要背負利息,希望黎珊珊盡快退款。」

●身懷六甲的下線代理黎珊珊近期幾乎每天都被受騙的護工追討損失。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群情洶湧下,身懷六甲的黎珊珊不斷呼冤聲稱自己因為誤信一間名為啟源(香港)顧問的中介,成為其中一員,沒想到自己錢沒賺到,對方(老闆)捲款而逃。她對受害護工也是愛莫能助,「我預產期就在明年(2025)1月,現在每天不知怎麼辦才好。」眾人見她聲淚俱下,情緒崩潰,再苦苦相逼恐釀成一屍兩命,只好轉身離去。

黎珊珊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幾乎每天都要面對無數波這樣的討債場面,不但白天被圍攻一地雞毛,晚上也接獲電話謾罵。她多番強調,該筆中介費沒有落入她的口袋裏,她只負責物色護工及發展下線,就像傳銷拉人頭一樣,但大部分中介費已上繳上線。

黎珊珊於疫情期間曾申請赴港當護工,但最終落空,同批入選的姐妹3個月後結束香港抗疫歸來時,人均7萬元人民幣的收入令她羨慕不已。去年香港特區政府招募護工,她遂四處打探應聘渠道卻一再受騙,偶然認識啟源(香港)顧問的員工朱榮,「朱榮在疫情期間曾到港工作幾個月,賺取可觀收入,所以才如此信任她。」

抽佣形同層壓式傳銷

黎珊珊赴港打工的希望幻滅,朱榮就慫恿她利用在內地護工界的人脈,為啟源獵頭,承諾每收到一名應聘護工的中介費後,黎珊珊可獲2,000至4,000元回佣,手法形同層壓式傳銷。她經手的赴港護工涉及482人,中介費總額465萬元,但黎珊珊聲稱自己分文未收取,已悉數轉發予朱榮。

香港文匯報記者調查發現,東窗事發後朱榮已於2024年10月4日被廣西南寧北湖派出所以涉嫌詐騙拘留,但何時能退還勞務中介費依然無期。

●受害人在啟源廣州公司要求退款無果,廣州警方到場處理。 受訪者供圖

南下搵食竟似電騙 培訓公司也中招

除了護理等外勞個體中招,不少負責培訓護工的家政公司也誤信中介及其下線,招致金錢損失。據悉,南寧家政行業有多間公司被騙,其中南寧樂智康家政被騙赴港勞務中介費2,000多萬元,涉及近1,000人。其中一名被騙的南寧珍心家政公司負責人余澤珍剛向珠海仁源勞務派遣公司討債無功而回,她聲稱被騙近百萬元中介費,而這是她第三次被赴港勞務中介詐騙。「赴港勞務中介騙子層出不窮,詐騙的方式花樣翻新防不勝防,『赴港打工』堪比『電騙』。」

余澤珍多年前創辦家政公司,旗下還有家政培訓學校,曾招募近百名護工赴港抗疫。她說,今次被騙是誤信珠海仁源勞務派遣公司,其中一位股東名叫莫全蘭,她本人和朱榮、張運蓮一樣曾是援港護工的一員,在港打工幾個月9萬港元的收入讓她嘗到「甜頭」,並發掘了這條「產業鏈」。

●受騙家政公司負責人余澤珍到啟源廣州公司追討費用。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中介謊稱對接港養老機構

據稱,莫全蘭自稱有對接香港養老機構的資源,並開設勞務公司,家政公司才放下戒心,余澤珍便拱手奉上中介費,詎料害學員被騙。據她了解,莫全蘭打着赴港勞務的旗幟涉騙500多萬元人民幣、300多名苦主,「年關將近,期待能早點追回被騙資金退還給求職人群。」

不僅如此,民間組織南寧家政協會,以及當地政府組織公辦西鄉塘區臨工市場也被赴港勞務中介詐騙,南寧家政行業協會副會長、廣西壯家女家政服務公司陳紅崗表示,一間名為深圳金勞顧的勞務中介經與該協會會長段潔等多人溝通後,協會接受其委託,向多家會員公司開展赴港勞務招聘活動。

深圳金勞顧勞務中介還與南寧家協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就該次合作在媒體公開發布新聞。此次合作,南寧家政行業協會向該中介推介66名赴港護工,繳付119萬元中介費,協會則收取每人2,000元的組織費,赴港申請卻一直無下文, 懷疑受騙。

據陳紅崗透露,深圳金勞顧在疫情期間的確曾跟政府機構合作過,確實在疫情期間送過一批護工到港工作,而南寧家政行業協會也曾在疫情期間派過護工赴港,因此信任對方。怎料多名學員付款後遲遲未能成行到香港打工,遂多次圍攻陳紅崗討款,面對姐妹們的圍攻,陳紅崗自認審查該公司背景時把關不嚴。

目前,南寧家協正向深圳金勞顧其中兩位股東古茂中、樊新峰追討被騙的勞務中介費。據記者了解,樊新峰已經被南寧市青秀區南湖派出所拘留後取保,承諾退還的勞務中介費,但截至記者發稿時並沒有兌現。

此前,深圳金勞顧勞務中介公司還與南寧市西鄉塘區勞動保障科下屬的西鄉塘臨工市場,亦簽署了類似赴港勞務合作備忘錄。

招工下線被追數 自掏腰包息眾怒

類似被圍攻的場景,也在南寧人張運蓮身上出現。她疫情期間曾來港當護工3個月,賺取可觀的收入,回鄉後謀求再次赴港打工機會,有次一間名為啟源國際(香港)顧問的中介在抖音主動聯絡她,承諾代辦赴港打工手續,並先後派發聲稱為香港公司的入職登記表格以及相關「文件」,卻遲遲未有下文,她遂申請旅遊簽註來港,竟發現入職登記表格全是虛構,相關公司並無計劃聘請外勞。

啟源的謊話被戳穿後,啟源竟邀請她成為下線物色內地勞工,張運蓮還向香港文匯報記者透露自己另一個身份——啟源國際(新加坡)全資附屬公司招聘代理人。她出示了相關的工牌,聲稱是內地為數不多能直接對接啟源國際(新加坡)大中華總代理李家文的代理人,等同於一級代理。

●左起:下線代理人張運蓮、曾祥鳳、黎珊珊受訪時講述招攬勞工經過。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下線再招下線 層層受騙

張運蓮還發展了自己的下線曾祥鳳,曾祥鳳再發展另一層下線羅紅全和姚銀龍等人。據張運蓮統計,她經手招聘(不含下線)赴港勞工150餘人,經手轉交李家文的中介費約80萬元人民幣。經記者了解,曾祥鳳、羅紅全及姚銀龍也因涉嫌詐騙,已被內地執法部門拘留,目前取保候審中。

東窗事發後,諸多勞工上門追債,張運蓮悔恨當初被李家文利誘,「當時我幫李家文收了幾十萬中介費,五五分賬,現在被人追債,李家文消失得無影無蹤,我要自掏腰包退錢給人。」

【話你知】昔日援港抗疫五百護工 三成轉職赴港務工中介

香港特區政府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自2023年9月4日起接受申請,根據申請流程,內地居民如欲通過該計劃來港工作,其申請必須經由其準僱主向入境處遞交,而外勞必須經由國家商務部認可的14間具有組織赴港勞務資格的勞務公司申請來港。由於內地幅員廣大,勞務公司無法深入各鄉各縣物色外勞,因而衍生中介行業,他們扮演「艇仔」、接駁的角色,作為勞務公司與外勞之間的橋樑。

香港僱主必須就每宗申請的空缺進行為期四周的本地招聘,優先聘請合適的本地工人填補空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則由2023年6月開始推出,其中要求院舍提交申請時,須證明已連續兩星期經指定途徑招聘本地人手,但未能填補空缺。

據統計,在疫情期間,廣西壯家女家政服務公司接受香港委託,由該公司組織,向香港派遣支援養老機構護工513人。廣西曾經參與赴香港抗疫的護工群體,經歷過香港豐厚的工資待遇,大部分都希望能再次赴港打工。

不過,除極小部分人數已成功再次回到香港打工外,大約有三成人左右會利用自己曾經赴港打工的經歷作為招牌,成為各類赴港務工中介公司從業人員。這類赴港勞務家政公司,並不在國家商務部公布具有組織赴港勞務資格的14家赴港勞務公司之列。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