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趙臣)1月5日,以「畫之大者 虹廬傳薪」為主題的紀念黃賓虹誕辰160周年暨新安畫派當代名家精品展在賓虹故里——安徽省歙縣鄭村鎮潭渡村啟動。
作為中國近現代畫壇巨匠,黃賓虹以深厚的筆墨造詣、獨特的藝術風格,為中國畫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而新安畫派,更是以其獨特的藝術傳承,在中國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黃賓虹亦是第一個運用國畫藝術來畫香港的。《黃賓虹年譜》記錄:1928年戊辰(65歲)夏,去廣西桂林講學,歸經廣州、香港,遊覽寫生,被譽為「畫香港之第一人」。黃賓虹的香港之行留下了一批「畫於香港、寫畫香港」的精美畫作,其中最為人們所熟悉的,就是《香港寫景圖》和《香港風景》。
據了解,此次紀念黃賓虹誕辰160周年系列活動將持續至2025年3月,包括黃賓虹與受藝名家作品展、新安畫派當代名家精品展、「南黃北齊 交相輝映」紀念黃賓虹誕辰160周年湘潭縣歙縣中國畫聯展、藝術創作筆會等精彩內容。

歙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蔡廣琴在此次啟動儀式致辭中表示,江山如畫裏,筆墨競風流。歷史長河中,歙縣孕育了一府一縣的千年相守,一城一江的山水對望,一墨一硯的交相輝映,也催生了枯筆渴墨、貌寫家山的新安畫派,行雲流水、力透紙背的古歙書法。歙縣是文化的搖籃、藝術的溫床,也是創新的詩和遠方。搭載內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東風,依託「滬蘇浙皖」的地緣相近,借力「南黃北齊」的人緣相親,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背景下,歙縣正持續挖掘文化資源、發揮名人效應,重溫賓虹藝術,傳承傳統文化。期待各位來賓為歙縣的文化傳承發展把脈支招、傳經送寶,共同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旅行業多元融合、創新發展。
與大文集團淵源深厚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與黃賓虹亦有着非常深厚的淵源。關於黃賓虹研究的最早兩本主要著作都是出自大公報,分別是1961年出版於香港上海書局、由時任大公報副總編陳凡編撰的《黃賓虹語錄》,以及1961年5月出版於香港、由大公報編著的《黃賓虹先生畫集》。1961年在香港舉辦的黃賓虹書畫展,大公報和香港文匯報都做了大量報道。大公報原總編李俠文曾被稱為是黃賓虹畫作收藏最多的華人,為黃賓虹畫作的研究和普及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此次紀念活動啟動儀式上,主辦方還發布了新安畫派藝術研學中心系列研學產品,進行了黃賓虹系列書籍首發式和黃賓虹系列書籍捐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