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急症室擠滿求診的病人。圖為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早前擠迫情景。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明)香港天氣轉寒,感染流感人數增加。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直擊公立醫院急症室人多求診情況,急症室擠滿求診的病人,當中不少有發燒等流感症狀。記者昨晚再查閱醫院管理局網頁有關急症室輪候情況,發現部分要輪候超過3個小時,北區醫院及瑪嘉烈醫院更要超過6小時。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昨日在電視節目上指出,隨着外遊港人陸續返港,或持續將流感病毒帶入境,預計下月中會出現流感高峰期。

專家料下月踏入流感高峰期

許樹昌引述衞生署數據指,本港兩周前的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百分比約1.35%,高於對上一周的1.09%,而聖誕外遊熱門地的內地、台灣地區、日本及新加坡已爆發H1N1流感,隨着外遊港人陸續返港,可能持續將流感病毒帶入境,估計數周後陽性比率或進一步升至4.94%的基線水平,意味下月有機會踏入流感高峰期。

他表示,現無法準確預測流感爆發多久,但今年本港整體多了5%人口接種流感疫苗,接種劑數達174.5萬,爆發情況理應不比去年差,現時香港流感病毒仍以H1N1為主,若主流病毒株轉為甲型H3N2,就可能導致流感季節延長。他解釋,2020年至去年3月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流感病毒幾近絕跡,市民沒有接觸流感病毒,故沒有免疫反應,而解除口罩令等措施後就陸續出現不同類型的流感爆發。

許樹昌提醒長者、幼童等高危人士,一旦染病會增加患併發症和死亡風險,幼童應接種流感針,因2歲至5歲感染病毒而未有打針,患併發症及死亡的風險較有打針的高6.4倍。他表示現時新冠病毒感染率的升幅輕微,加上不少市民曾感染或接種疫苗,相信短期內不會出現流感與新冠病毒夾擊情況。

另外,內地近期爆發人類偏肺病毒疫情,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元旦及農曆新年也有不少巿民北上過節,可能亦引發本地一波疫情,但相信情況不會嚴重。「香港的居住環境,很多不同情況都有機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病毒,很多時都是靠自己本身的免疫系統應對,對於這種病毒香港很多巿民亦能免疫。」不過,他呼籲巿民尤其是小孩、長者及長期病患者等高危人士,盡量避免到人多聚集地點,並要戴上口罩以及加強手部清潔,以免受到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