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方俊明)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香港在今年10月至12月舉辦三場碳中和項目講座,香港環境保護署署長徐浩光擔任主講嘉賓,並通過《遇見美麗中國》及《美麗香港海灣》影片分享,以及污水監測技術講座,向師生展示國家在環保工作的重要成就。來自香港、澳門及內地30多間學校的1000名學生和多個社區團體分別在現場和在線出席。

香港環境保護署署長徐浩光重點介紹在國際水協會項目創新獎的「績效改善與營運解決方案」組別榮獲金獎的「全港性污水病毒監測計劃」。該計劃透過非侵擾性方式,於疫情期間監測覆蓋全港約80%人口的污水網絡中的新冠病毒濃度。該計劃團隊更開發了兩個統計模型,能預測兩至四天後的確診數字,為香港特區政府制定防疫策略提供重要數據支持。
徐浩光還提及,今年7月他帶領水務署、渠務署、漁護署等人員一同前往斯里蘭卡與當地人員進行培訓和交流,期間與當地政府分享香港如何有效處理生活和工商業污水的觀念,並介紹先進技術,幫助斯里蘭卡解決目前迫切的問題。
據了解,此次三場碳中和項目講座由朗晴慈善舉辦,聯合主辦機構包括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及綠匯學苑,支持單位包括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香港中國婦女會馮堯敬紀念中學、聖保祿中學、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及中國銀行 (香港)。該活動也獲得澳門培正中學、四川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蜀華分校、廣東實驗中學深圳學校等跨境學校在線參與,體現大灣區教育合作的成果。
責任編輯:
文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