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盈盈)香港代表團本月初於文萊舉行的2024亞太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 (APICTA 2024)取得驕人成績,共奪得包括8個組別大獎在內共18個獎項的佳績,蟬聯全場榮獲最多大獎的經濟區,其中3組大獎得主更是尚在讀書的大專和中學生,展現了香港青年一代的科創潛力。各得獎隊伍代表昨日舉行分享會,有中六學生花半年時間,研發配合語音導航的人工智能視障人士購物助理程式,能透過手提裝置上的相機及語音指令,幫助視障者避免拿錯貨品支援生活所需,勇奪今屆APICTA高中學生應用組別的大獎。
「視障購物助理」獲高中生應用大獎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中六學生望月謙研發的「人工智能視障人士購物助理」,旨在增強視障人士在日常購物體驗中的便利性和獨立性,獲得今屆APICTA高中學生應用大獎。
他昨日向文匯報記者分享創作靈感時說,近年社區為視障者增設不少無障礙設施,協助他們指引方向,市面亦有很多協助視障者的工具,但視障者生活的不便不止於看不到路,而市面上並沒有太多能貼合視障者日常生活的工具。
「對視障者而言,在街道上行走未必是大問題,反而有時怎樣靠自己買產品才是比較大的問題,」他說,很多視障者都需要靠家人幫他們購買生活所需,希望這個程式能夠增強他們在生活上的獨立能力以及出街的慾望。
該款智能購物助理能連接手提裝置,只需開啟相機及語音指令,便可導航用家到商品所在的位置,如果用家拿錯貨品,助理亦能識別並用語音提示用家。他有意與超市合作,將程式供視障人士免費使用。
中三開始自學編程的望月謙說,研發過程的最大挑戰是平衡時間,因為自己是一人隊伍,要同時處理硬件和軟件上的技術以及準備匯報所需的材料,同時還要兼顧學習的進度,因此時間上較緊迫,所幸學校老師亦有提供建議協助。他相信科技能改變世界,期望能升讀大學電機工程系,未來繼續以科技發明幫助更多人。
「智護老」膺專上學生方案組別大獎
香港職訓局旗下香港資訊科技學院(屯門)學生團隊的「智護老」,獲得今屆APICTA專上學生方案組別的大獎。團隊指導老師曹嘉豪介紹,「智護老」會運用語音及人工智能,主動分析長者需求並整理優先次序;利用傳感器檢測長者跌倒異常,同時還有監察長者健康數據等功能。該項目可相當於為院舍額外增聘75%人手,節省約55%人力成本,有效緩解人手短缺,目前正與三間安老院合作落地應用。
香港浸會大學學生的「從羅馬化尼泊爾語到純尼泊爾語:使用Transformer架構為資源匱乏語言進行AI音譯」項目則贏得專上學生應用組的大獎,該發明彌合了羅馬化尼泊爾語和梵文文字之間的差距,解決了尼泊爾語等資源匱乏語言所面臨的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