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芷珊)香港警方留意到二手交易平台「旋轉拍賣」今年8月推出平台收款功能後,相關釣魚連結網購騙案急增,騙徒假扮買家提出預先付款作餌,誘騙賣家點擊超連結進入虛假網站輸入銀行帳戶登入資料及一次性密碼以收取貨款資料,從而轉移賣家帳戶存款;自新功能推出後,這類騙案由8月至10月已錄得330宗,較今年1月至8月共錄得314宗更多,累計644宗騙案合共損失逾3,600萬元。當中最大一宗案件,涉及一名32歲男會計師被騙90萬元。

其中一名受害人陳女士表示,早前她在二手交易平台以150元放售3本英文書籍,當上載資料後短時間內收到騙徒訊息,對方訛稱有興趣購買,要求她提供電郵地址。其後陳女士收到假冒來自交易平台電郵,她按照指示點擊超連結,並在虛假網站輸入身份證號碼等資料,亦曾數次提供一次性密碼,用作「收款」。結果被騙徒在兩分鐘之內,在網上銀行提高轉賬額度,並先後3次轉走銀行存款,涉款高達41萬元。 陳女士憶述,填寫一次性密碼時,網站不時催促,認為騙徒十分掌握自己的心理狀態。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梁以德、高級督察吳柏慧昨日表示,隨著「旋轉拍賣」8月推出平台收款功能,有關騙案數字呈上升趨勢,警方單是8至10月就錄得330宗,涉及的損失達2,500萬元。警方解釋,因為騙徒會利用該功能作幌子,誘騙受害人提供其電郵地址用作付款。其後受害人會收到內附釣魚連結的假冒官方郵件,由於他們不熟悉新功能,便會在釣魚連結輸入網上銀行登入資料及一次性密碼,最終戶口所有存款被騙徒轉走。

警方記者會上,旋轉拍賣集團幕僚長陳素玲提醒市民,「旋轉拍賣」平台收款功能不須要用戶的電郵地址,確認訂單、寄貨及接收款項均在平台進行。針對近期發生的「旋轉拍賣」釣魚連接網購騙案,「旋轉拍賣」已於手機應用程式及網站發出警示,提醒用戶小心上述騙案,並介紹騙案犯案手法及安全建議;「旋轉拍賣」系統亦會檢查私訊內容,如果發現懷疑詐騙訊息,會即時提醒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