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盈盈)為提升香港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其參與社會公益服務,激發其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從而為香港社會注入正能量,香港文匯報慈善基金及未來之星基金會聯合舉辦了「2024未來之星·文匯獎學金」評選活動,並於昨日下午舉行頒獎典禮,表揚24位優秀的獲獎學生。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教育雙學位課程五年級的梁詠荍榮獲大專組的「傑出全能獎」。她表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香港青年擔當着「連接內地與世界」的橋樑。去年暑假,她到訪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研學交流,將服務經驗帶到各地,也曾在聯合國會議中心向各國學生領袖講解殘疾人士的人道危機,宣揚服務理念,擴闊影響力。
「2024未來之星·文匯獎學金」共有24名來自5所大學和12所中學的學生,經過自薦、學校推薦以及評選面試篩選等環節,從逾250位優秀學生中脫穎而出,分別榮獲未來之星傑出全能獎、傑出表現獎、優異表現獎及優良表現獎等獎項,可獲獎金1,000元至5,000元不等,作為支持其學習和今後發展。
成立組織支援特殊教育學生
梁詠荍在昨日的頒獎典禮上分享,在接受特殊教育導師培訓時,遇上一位疑似有讀寫障礙的學生,但其家長卻因忌諱「特殊教育」的標籤而拒絕讓該學生進行診斷。這讓她意識到,社會對特殊教育的污名化會阻礙對有障礙學生的及早識別和及早介入,因此她成立特殊教育青年會,期望透過凝聚青年力量,在校園內外推廣特殊教育資訊,至今已與多間慈善機構及本地學校合作,籌辦多項大型倡議,服務受眾者超過800人。
她感嘆道,即使是平凡的學生,也能在推動社會創新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國家貢獻不平凡的力量,並希望以此鼓勵香港青年,深入了解內地的發展和進步,以開放的心態去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為國家和香港帶來更多的改變和進步。
想做區議員「為人民服務」
獲得中學組「傑出全能獎」的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書院五年級生梁沛權希望,將來成為一個為市民為社會做事的區議員,真正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為人民服務」。是次獲得這份榮譽並非僅靠個人的奮鬥,更有賴一起面試的同學們陪伴,以及家長、老師們給予的鼓勵和幫助,助他「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他說,這份獎學金對他而言是認可和責任,讓他明白努力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關愛和支持他的人, 激勵他在未來的日子裏繼續保持謙遜和勤奮,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在所學領域有所建樹。
梁沛權希望香港青年能夠一起擔當新時代責任,在廣闊天地中展現青春作為,繼續說好香港故事,積極投身於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為推動社會進步貢獻青春力量與智慧。
計劃用獎學金幫助弱勢群體
大專組「傑出表現獎」的得獎者之一、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四年級的蘇政熹指出,曾在社區舉辦過「痛風健康嘉年華」,幫助生活環境較差的弱勢群體量血壓、血糖等,以及介紹中風知識。他計劃將獎學金用於舉辦更多類似服務去幫助更多市民。
來自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的王宇軒獲得今屆中學組「優良表現獎」,他表示,在面試過程中見識到其他學生的優勢令人印象深刻,並在結束後與其他同學交流,發現許多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他計劃把獎學金用於補習,期望能夠考好文憑試,入讀理想的大學科目。

主禮嘉賓寄語獲獎生拓寬國際視野
一眾主禮嘉賓在未來之星頒獎典禮上致辭,寄語獲獎學生繼續努力學習,拓寬國際視野,利用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並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一國兩制」偉大事業貢獻智慧與力量。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張錦川致辭時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大文集團設立「未來之星·文匯獎學金」的目的,正是希望表彰在學業上表現非凡、積極投身社會事務且堅定支持「一國兩制」的優秀青年。
「未來之星」關注兩地青少年成長
他表示,「未來之星同學會」自2005年創立以來,已走過近二十載春秋,現時擁有6,000多名會員,舉辦了上百次豐富多彩的活動,「我們一直秉持着推動香港青少年認識祖國、了解國情的宗旨,為培育一代又一代愛國愛港的青年才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他表示,是次獲獎的24名學生,憑卓越的學業成績和積極的社會參與,獲得評委們的一致肯定,期望獎學金能夠激勵獲獎者繼續追求卓越,成長為愛國愛港、奉獻社會的棟樑之才,為香港和祖國的明天添磚加瓦。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校長羅敬玉致辭表示,多年來,「未來之星」一直十分關注兩地青少年的成長,透過舉辦內地考察、交流活動和暑期實習計劃等,拓寬青少年視野,讓更多香港青少年能夠透過親身體驗,更深入了解國家發展,而獎學金的設立,更給予每位熱愛祖國、關心香港、品學兼優且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的得獎學生一份鼓勵和肯定。
她期望每位獲獎學生能夠充分利用獎學金,持續努力不懈,在各個領域提升自我,發展潛能,積極迎接困難與挑戰,同時深刻理解全球發展的趨勢,深入學習國家歷史文化與最新動態,成為扎根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未來領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