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明)特區政府計劃明年修例,規定所有的士需要在車廂內安裝攝錄系統,以及規定須提供電子支付方式。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有關事宜,新任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在會議上指出,社會和業界對有關規定反應正面,強調攝錄的片段會加密處理,而攝錄內容會在30天後清除,以保障乘客和司機私隱。有議員關注到有「黑的」司機或會遮蔽鏡頭甚至故意死機,她表示,不排除會安排運輸署進行突擊檢查。
的士業議會昨日安排兩輛裝有車廂攝錄系統的士讓議員開會前參觀和了解攝錄系統運作,車廂共安裝3個攝錄鏡頭,以拍攝車廂內外及司機位置。根據特區政府計劃,所有的士均要在2026年前安裝有關系統,並配備行車紀錄儀和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陳美寶會上表示,鄰近的深圳、澳門等地早已開始推行攝錄系統,香港特區政府會參考當地經驗,並和專家跟進。
不認同要由政府補貼安裝
有關的攝錄系統估計花費3,500元至5,300元,不少議員問到政府會否向業界提供補貼。議員陳學鋒表示,市場上約有1.8萬輛的士,若每輛提供1,000元資助金額,僅需1,800萬元,「快快地處理,對乘客或司機也好,都有保障。」議員劉國勳建議政府可統籌並強制的士安裝攝錄系統,及協助的士安裝,每月收回成本和月費,認為具成本效益,且機件成本可能更便宜。
陳美寶回應表示,安裝攝錄系統乃是的士車主和司機的責任,原則上是要由他們自行承擔,而非要由政府補貼,「就我與多位議員和的士業界多年的交往所知,其實用統一強制、一體化去實行未必會快。」
車廂攝錄系統收集的影音和數據將會加密,有需要時上傳至特區政府運輸署的中央平台,有議員關注到私隱等問題。陳美寶表示,在新規定下,車廂內的片段會被加密處理,且會於30天後清除,相比現時的士司機自行在車廂內設置攝錄鏡頭,市民和司機的私隱更獲保障。
議員李世榮擔心有「黑的」司機會干擾鏡頭,包括遮掩鏡頭或者惡意令鏡頭模糊,問及有否制定機制確保攝錄系統萬無一失,不會被惡意破壞。
陳美寶表示,現時的士均需要定期到驗車中心檢驗,新政策實施後,會同時檢驗攝錄系統和其他設備,亦不排除運輸署會有突擊檢查。
陳美寶會上回應議員有關的士記分制的提問時表示,記分制由今年9月實施以來,暫有26名的士司機分別被記3分至10分不等,有關情況符合預期。目前準備的攝錄系統建議,可以和記分制相輔相成。
擬修例容許遙控泊車功能等
另外,政府昨日刊憲修訂規例,規定電動車安裝聲響警報系統、容許遙控泊車功能,更新對車輛的照明燈、反光體和單層巴士最大全高度的要求等。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修例旨在緊貼汽車業發展,優化車輛設計和構造的標準,締造更安全便利的道路環境。修訂規例將於下周三提交立法會,採取先訂立後審議的方式立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