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特區政府計劃在洪水橋/厦村、粉嶺北及新田科技城新發展區,設立3個「片區開發」試點,並於上月底率企業代表考察北都區,初步反應正面。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近日在接受傳媒專訪時表示,本月內會展開為期3個月的市場意向調查(EOI),了解發展商意見,爭取洪水橋/厦村和粉嶺北「片區」於明年下半年招標,新田科技城「片區」則涉及收地,最快2026年招標,有信心不會流標。他透露未來在北都新發展區會有更多「片區」試點推出,與賣地及原址換地模式並存。
政府於上月29日公布「片區開發」3個試點,同日政府率領企業代表考察北都區。丘卓恒表示,曾向代表團介紹整體北都區規劃,並實地考察河套及洪水橋等地,形容業界反應正面,企業代表來自本地、內地或海外投資者,對整體北都區發展有信心。
現時北都新發展區亦有以賣地及以原址換地方式開發土地,丘卓恒解釋指出,引入「片區開發」模式是希望在現有基礎上作新嘗試,例如要求發展商進行土地平整,甚至興建科技園大樓等,故先提出3個試點,如成功,冀未來推出更多「片區」,但強調不會整個北都區均以「片區」開發,北都區以外亦未有計劃以「片區模式」發展。
他指出,北都區並非單一項目,在香港發展新發展區,雖然由政府主導,區內一些工程本來需動用政府資金建造,「若容許私人參與,可分擔部分成本,亦可減少政府初期財政支出,改善現金流。『片區開發』亦有助工程銜接,例如平整土地期間已可規劃打樁工程,相比由政府平整土地後其他承建商才入場,有提速效果。」
至於牛潭尾約46公頃計劃發展為大學城,丘卓恒形容該面積並非「牢不可破」,稍後經諮詢聽取各方意見後,總佔地面積中或北都區其他地塊均可再經調整抽取更多土地拓展大學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