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法國政壇動盪,2025年預算案懸而未決,投資者隨之「懲罰式」拋售法國股票和債券,推高政府借貸成本。《紐約時報》指出,面對總理巴尼耶下台在即,法國政府群龍無首。政府發言人布雷根上周已警告,法國可能與10年前歐債危機時期的希臘一樣,陷入金融困境中。

赤字國債超上限

法國現時財政困境較希臘、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家更嚴重,赤字佔全年經濟產出比例從去年的5.5%,增至今年的6.1%,超出歐盟規則中政府赤字佔經濟產出比例3%的上限。法國債務也激增至逾3.2萬億歐元(約26.2萬億港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12%,同樣遠超歐盟規定的60%上限。

分析指出,法國作為歐盟最主要經濟體,擁有豐厚的儲蓄,重要的工業基礎設施和完善的服務業,相較希臘的抗風險能力更強。但伴隨利率攀升,法國當局必須為國債支付愈來愈高的利息,現時這項支出每年高達600億歐元(約4,903億港元),較法國今年的國防預算還多。

法國經濟面臨的更大衝擊,來自政局動盪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由於新一年預算案陷入僵局,企業不清楚明年的繳稅情況,預計會推遲投資和招聘計劃。

最近的調查也顯示,法國消費者普遍擔憂現時7.4%的失業率還將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