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橋策略總經理郭詠茵(右)和策展人、香港設計及創意產業總會主席劉小康。

南橋策略總經理郭詠茵介紹,DX設計館二樓的展覽目前包括亞洲設計脈衝和香港設計生態展。香港設計生態展是常設的展覽,而亞洲設計脈衝是半年輪換的展覽,目前還沒有開幕。郭詠茵作為本次展覽的統籌,介紹道:「作為常設展覽的香港設計生態希望梳理香港的設計發展,如何從無到有再走向未來,其中從四個不同維度介紹香港的設計,包括設計本身的專業性發展、一些推動設計發展的組織、學術人才的培育,還有一些活動事件。從這個展覽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香港設計的發展有四個重要階段,首先是二戰後很多內地設計人才、技術和資金來到香港,帶動了香港第一批工業設計的發展,包括手錶、玩具、服裝的設計,這是當時很重要的工業,當時香港有四成人口都參與了工業設計類的工作。」

郭詠茵介紹香港設計的發展歷程,1960年香港工業總會的成立,當時很多廠家明白產品需要設計,1968年成立設計委員會,產生了要把設計融入到產品的理念,1975年成立的香港設計師協會,首屆展覽《香港首屆設計與廣告作品展》激發很多年輕人入行平面設計與廣告設計,後來出現很多設計大師。另一個很重要的時刻是1995年,香港政府有個新戰略,把香港從工業型經濟轉型為服務型經濟,四個重要的設計協會聯合香港理工大學寫了《設計與香港:立場及建議書》,裏面講述了設計發展的重要性,提出要成立設計推廣中心。1999年政府採納這個建議,2000年成立了香港設計及創意產業總會,2002年出現了香港設計中心和首屆設計營商周,設計營商周提出設計應該和商業融合的理念——設計不只是服務。2003年出現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這個獎面向亞洲設計,促進了亞洲設計的發展。香港設計蓬勃發展,後來M+和中環街市以及很多活化項目,都推動了香港設計呈現出不一樣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