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中央軍委批准,根據年度工作計劃,11月21日至25日,由海軍海南艦和長沙艦組成的編隊將訪問香港,其間面向香港和澳門同胞組織一系列開放活動。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官方公眾號20日對外表示,海軍艦艇編隊21日抵港,兩艘艦艇將對公眾開放,將有萬餘人次登艦參觀。此間軍事專家對大公報記者表示,海軍先進裝備訪港,是最好的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能促進更多香港民眾愛國意識和國家認同感的培養和提升,同時也對一些別有用心的組織和勢力產生震懾。
國防部:將有萬餘人次登艦參觀
國防部發布消息指,此次活動旨在展示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示中國人民解放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的堅定決心和強大能力。據悉,海軍艦艇編隊訪問香港期間,將組織甲板招待會、艦艇開放參觀、國防知識講座、文化交流等活動,將有萬餘人次登艦參觀。
組織甲板招待會等交流活動
據了解,訪港的兩艘艦艇是解放軍海軍現役主力裝備。其中海南艦是中國自主研發建造的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舷號31。2021年4月23日,由習主席親自授予軍旗頒發命名證書,並登艦視察,正式加入人民海軍戰鬥序列。自入列以來,海南艦先後多次完成實戰化訓練任務,與多型艦載直升機、坦裝和氣墊登陸艇協同訓練,邁向遠海大洋的步伐越來越堅定。
長沙艦是國產新型052D型導彈驅逐艦,舷號173,2015年正式加入人民海軍序列,主要擔負航母編隊、驅逐艦編隊區域防空等使命任務。入列以來,長沙艦先後完成了第37批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科摩多-2018」多國聯演、孟加拉國際閱艦式等聯演聯訓任務。央視軍事宣傳片《淬火》曾披露過長沙艦參與的一場海上對峙事件。這次事件中,長沙艦面對三艘外軍戰艦的逼近,趕赴西沙海域,用實際行動捍衛了國家主權。
在兩艘艦艇訪港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破浪」號風帆訓練艦,於18日起一連三日技術停靠香港。在港期間組織了艦艇開放、甲板招待會等活動。
2017年7月,為慶賀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遼寧艦航母編隊曾訪問香港。2019年4月底,由導彈驅逐艦海口艦、導彈護衛艦黃山艦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在執行完海軍成立70周年閱艦任務返航歸建途中就曾靠泊香港,受到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市民熱烈歡迎。是次兩艘軍艦訪港同樣備受關注。有內地軍迷直呼,「香港市民太幸福了,能登上最先進的艦艇參觀。」
加強「認同感」 增強「安全感」
此間軍事專家宋忠平對記者表示,先進的軍事裝備到訪香港,是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體現。艦艇訪港對香港這個國際化城市而言是常態,但是,中國軍事能力不斷增長,尤其海軍裝備不斷發展提速,更先進的中國自主研發裝備造訪香港,更能激發香港市民強烈的國家認同感,有助於更廣泛地建立和培養廣大市民的愛國主義意識。「遼寧艦到訪香港時,我在現場感受到登上艦艇的香港市民有着強烈自豪感和驕傲感。」
宋忠平指出,是次到訪香港的兩艘軍艦極具代表性,長沙艦052D型導彈驅逐艦是戰力強勁的戰艦,代表了中國052系列驅逐艦最高技術水平。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則是僅次於航母的超級大艦。「兩艘艦艇都將充分展示中國軍艦建造實力和水平,是大國實力象徵,香港民眾可以大飽眼福。」
宋忠平表示,中國軍事實力強大,對香港而言是「安全感」,讓香港民眾心裏更踏實,充分彰顯國家對香港安全具有很強的保護力,是守護香港安全最重要的保障。此外,強大的軍事實力展示也能震懾一些別有用心的組織和勢力,有利於「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長沙艦同款亮相《戰狼2》 海上維權重器
2017年熱映的電影《戰狼2》至今仍令國人熱血澎湃。劇中,中國海軍驅逐艦發射導彈,保護中資企業人員脫離危險的畫面令人記憶猶新。據悉,影片中威風凜凜的導彈驅逐艦正是長沙艦同款戰艦052D型導彈驅逐艦。
長沙艦,艦名傳承三代,從73年前的「接12艦」到現如今的「航母帶刀護衛」,見證了人民海軍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光輝歷程和改革足跡。第三代長沙艦是國產052D型導彈驅逐艦的二號艦,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最新一代導彈驅逐艦。其中對海反艦導彈具有360度全方位攻擊能力,打擊距離成倍增長,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具有強大的海區管控威懾能力。因此,第三代長沙艦也被很多軍迷形象地稱為航母的「帶刀護衛」、「中華神盾」。
入列以來,長沙艦先後多次參加重大演訓任務和海上維權行動。2022年初,長沙艦剛剛完成一次專項任務,返航途中接到命令前往西沙海域執行協防任務。當時,外軍3艘艦艇從3個方向抵近西沙島礁,企圖硬闖我國12海里領海線。情況緊急,長沙艦全速航行,抵達預定陣位後,迅速轉入一級戰鬥部署。同時,艦員使用中英文雙語進行喊話:「這裏是中國領海,請立即遠離,否則我有權採取進一步措施」。經過47個小時的緊張對峙,外艦始終找不到進入我國領海線的機會,最終悻悻離去。「作為『帶刀護衛』,我們絕不退讓!」海軍長沙艦郭周傑表示。
海南艦登陸戰力強悍 可與航母組特混艦隊
整艘艦艇相當於20多層樓高,200多米長的房子、擁有近千個艙室的海南艦,以其超過4萬噸的最大排水量被人們親切稱為「小航母」。海南艦擁有很強的立體登陸作戰能力和優秀的制空制海能力,可以與航母組成特混艦隊。自從入列以來,先後多次完成與多型艦載直升機、坦裝和氣墊登陸艇之間的協同訓練。
「大」是人們對海南艦的第一直觀印象。據海南艦艦長張美玉介紹,新兵上艦後的首要訓練任務便是熟悉艦艇的建築結構。海南艦的甲板寬廣無垠,面積巨大,相當於20個標準籃球場。這一設計顯著擴大了甲板的作業範圍,使其能夠同時容納多架艦載直升機的起降,實現快速多波次的出動。
海南艦內部則藏着更深的秘密。其擁有一個巨大機庫,足以容納多架不同型號的艦載機。此外,艦內還配備了塢艙和其他裝載艙室,主要用於裝載氣墊艇、坦克、裝甲車輛等重型裝備。氣墊艇尤其出色,能夠高速運送重裝至岸上,為陸地作戰提供有力支援。
據悉,海南艦在聯合登陸作戰中擔負主要的投送兵力,可以通過飛機、氣墊艇和其他裝載設備將陸戰兵力迅速投送到戰場。作為「兩攻」,它不僅具備聯合作戰能力,還具有強大的遠洋能力,能在海外進行遠海部署,起到警戒威懾作用,並能承擔多樣化的軍事任務。
(來源:大公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