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行業展會上,鯤雲科技員工向客戶展示AI視頻分析解決方案Demo。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胡永愛 深圳報道)「深港兩地對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這塊土地的研究已經10多年了,此次發展綱要的發布,非常有時代意義,標誌着『一區兩園』進入到實質性協同階段。」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表示,今年年底,香港園區第一期的首三座大樓將陸續落成,另外五座大樓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全部落成,「樓建好了,企業和機構入駐了,深港之間的交流合作自然就更多了。」

謝來風提出,以生命健康為代表的領域,將是深港未來合作的重點。香港在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領域方面擁有不少世界知名研究團隊和一批優秀的研發實驗室,迫切需要將研究成果轉化落地;而深圳在基礎研究上較薄弱,希望與香港合作,共同發展。不久前,海關總署推出「對已獲得香港生物物質許可且用於深港聯合科研或關聯科研的進出境微生物、人體組織、生物製品、血液及其製品等特殊物品,海關優先辦理衞生檢疫審批」等政策,為兩地在相關產業合作發展做出了便利化安排。

謝來風一眼看到在香港園區的總體建築效果圖有兩座跨境行人橋,「這是科研要素自由流動方面的很大突破,從基礎設施上同步體現了兩地協同發展的迫切意願。」謝來風表示,香港與深圳真正協同發展,方能更好地鏈接全球創新資源,將河套合作區建設成為世界級科研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