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證監:打造大家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得好的良好局面
港交所舉辦的「互聯互通十周年高峰論壇」昨在香港金融大會堂舉行,吸引逾400位嘉賓出席,一同見證互聯互通十載飛躍發展。中國證監會指出,內地正與各方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政策合力,加速推動新一輪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他強調內地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努力打造大家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得好的良好局面」,歡迎外資透過互聯互通機制雙向開放管道,積極參與共享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紅利。港交所、上交所及深交所亦表明會攜手並肩,在中證監和香港證監會指導下,繼續優化互聯互通機制,深化雙邊金融合作開放。●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昨以錄影方式致辭表示,互聯互通對改善香港市場流動性、提升市場活力、更好地服務境內投資者參與國際市場意義重大。他指,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壯大過程中,國際投資者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中證監正加速推動新一輪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並在市場開放、跨境投資融資便利化等方面推出更多務實措施,他強調中證監將始終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和國際化方向,為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創造更好的環境,並與香港監管機構緊密合作,共同推動雙邊資本市場互利共贏。
五項合作措施有序落地進展順利
中證監副主席李明親身作主題演講時表示,未來中證監將認真落實中央部署,推動市場、機構、產品全方位制度性開放,包括進一步優化完善互聯互通機制,擴大滬深港通標的範圍,拓展內地企業境外上市管道,擴大期貨市場開放;支持更多外資機構來華投資展業,支持更多符合資格的內地機構走出去開展跨境業務;支援推出更多跨國ETF產品,拓展存託憑證互聯互通,優化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
中證監今年4月公布五項放寬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李明透露目前相關措施有序落地、進展順利,其中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ETF及資格產品範圍方面,首批新增91隻ETF標的已於今年7月正式納入滬深港通,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方面,順豐控股、華潤飲料、美的集團等大型企業赴港上市已辦結備案。優化基金互認安排方面,已完成相關規則的修訂並公開徵求意見。同時穩步推動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及將REITs納入滬深港通各項工作。
上交所:深化雙邊金融合作開放
同場上交所總經理蔡建春則表示,目前滬港通已成為內地投資者配置香港市場,境外投資者配置內地市場的重要管道,其中境外投資者在滬股交易佔比已升至14%。他強調,上交所一直推動資本市場有序開放,未來歡迎更多投資者參與境內市場,建立更開放及包容的市場生態,上交所亦會與港深兩所攜手並肩,在中證監和香港證監會的指導下,繼續優化互聯互通機制,深化雙邊金融合作開放,積極服務境內外投資者。
深交所:與港創造無限合作機會
深交所總經理李繼尊亦表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不變,而近期A股市場出現不少積極變化,包括上市公司業績改善,如今年首3季在深圳上市公司盈利面達到80%,同時市場功能強化及市場預期顯著改善,其中外資和專業機構配置內地股市力道加大,市場交易較活躍,體現中央推出資本市場改革措施落地見效。他認為,互聯互通是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創舉,而深港兩所合作最大優勢在於「近」,物理上的相近可以創造無限的合作機會,深交所願與港交所一同把機會變成現實,推動深港通不斷向前發展,為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的繁榮發展注入新動力。
互聯互通十周年高峰論壇昨在港舉行,其他與會嘉賓包括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經濟部部長徐衛剛、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李永勝等。另外,來自香港和內地多位財金官員、監管機構代表及金融界嘉賓也出席了此次論壇。
嘉賓發言要點
渣打銀行董事總經理、中國開放及人民幣國際化團隊主管吳雅思:在加快內地股市和債市的開放上,互聯互通計劃扮演着重要角色,10年來見證了互聯互通迎來巨大成功
高盛亞太區(日本除外)總裁施南德:講好香港故事非常重要,香港仍有很多優勢,如可信任監管環境、自由經濟等,即使坊間有很多噪音,對香港前景感相當樂觀
中銀香港副總裁王化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面臨對外及對內挑戰,但相信中央政府絕對會給予香港更多支持,只要香港發揮好「超級聯繫人」角色,絕對會受惠於國際資本
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全球股票業務執行負責人張一鳴:對於內地資本市場而言,互聯互通計劃改善了中國在全球影響力,同時讓全球資金受惠於中國經濟發展
滙豐銀行常務總監兼股票業務環球副主管及亞太區主管莊達欣:近年互聯互通範圍持續擴大,有助吸納更多資金流入內地市場
富蘭克林鄧普頓高級副總裁兼基金經理徐力高:期望能夠盡快落實將大宗交易納入互聯互通機制
廣發控股(香港)首席執行官林曉東:期望日後能擴展互聯互通範圍至兩地IPO市場(即是開啟「IPO通」)
泰康資產管理(香港)總經理張樂:期望日後能夠容許「南向通」參加者參與人民幣股票櫃台交易
名創優品集團控股首席財務官兼副總裁張靖京:在海外上市的中資企業回流香港上市,有助應對地緣政治風險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岑健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