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郵輪碼頭交通亟需改善
梁熙 立法會議員
載有3,000名乘客的「名人極致號」再次光臨香港,並預告未來五個月會以香港為始發港,有助為香港額外帶來3萬名高消費旅客。這對於着力發展旅遊業的香港來說,絕對是難得的機遇。可是郵輪碼頭又一次在疏導旅客時「甩轆」,碼頭交通配套再度惹人關注。
據悉,在旅客上岸後,的士站一度有過百人輪候,久久未有的士接載他們前往目的地,令旅客行程失預算。旅客在早上7時起陸續步出抵港大堂,到10時半,人龍才能完全散去,前後擾攘達三個半小時,情況不理想。郵輪碼頭公司發現大排長龍時,才派發石油氣券,吸引的士前來碼頭載客,可說是後知後覺。當局亦指天氣原因導致交通緊張,但顯然這理據並不充分。
郵輪訪港的時間早已一早確定,有關部門絕對有足夠的時間按旅客數目規劃出接待的規模及範圍,但不理想情況還是出現,實屬不可接受。過去連番出現的士不足的問題,始終未能解決,反映當局沒有汲取到足夠的教訓。事實上,問題的根源,在於的士司機普遍屬於個體經營,的士的流量不易預測,因此就算當局派發石油氣券,但究竟有多少的士響應,當局根本難以掌握及控制。以這個不可預測的變數接待可預測的旅客,難免出現旅客苦等的士的情況。
就算安排巴士及穿梭巴士服務,服務的時段與郵輪靠岸的時間不匹配,亦容易導致混亂情況出現。例如前往港鐵啟德站、觀塘站的巴士線,以及到觀塘apm的免費穿梭巴士,每天早上九時才開出頭班車,然而旅客六點已隨郵輪抵港,要苦候多時才可登上巴士。
因此,當局需要責成郵輪碼頭承辦商嚴肅應對有關疏漏,假若毫無改善的話,更應研究更換承辦商。參考外地經驗,以日本柳川知名的水鄉遊船為例,該處的碼頭與鐵路站有一段距離,需要交通接駁。當地為了便利旅客,早已計算好列車班次的到達時間,讓旅客一到埗就馬上可以乘搭接駁車輛及時直達碼頭,無縫連接。
啟德郵輪碼頭管理公司有責任參與經營特定的接駁路線,接載旅客往返最近的港鐵站,以及尖沙咀、中環等著名景點。是次混亂再起,特區政府應嚴肅跟進,並作出改善方案,務求建立香港「好客之都」的正面形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