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齡在日本發展時甚是思念香港。

陳美齡

我的人生經歷其實很豐富,到過的地方不少。雖然我多年在海外生活和工作,但我心中的故鄉永遠是香港。

回想起早期離鄉的歲月,也有很多感慨。自1972年赴日灌錄《虞美人之花》開始在日本演出,大家認為我的兔仔牙很可愛,傻更更就成為很多日本青少年的人氣偶像。1973年以《草原光輝》一歌得到日本唱片獎新人獎,在日本成為風靡一時的華人歌手。隨後更入讀上智大學國際學系。其後聽從父親的意見暫時退出娛樂界,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習社會兒童心理學。1978年畢業後,我再次赴日,並重新進入娛樂界。

1979年,我回到香港發表首張粵語唱片《雨中康乃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一度想離開歌壇,主要是在日本定居後,雖有名譽地位,但實在感到寂寞,因為周圍找不到一個能夠談心的朋友;就連說廣東話,也都只有在打電話回家時才有機會講。那段不知何去何從的日子令我迷茫,於是乾脆請假陪媽媽回老家貴州。沒想到這一行程反倒加強了我當歌星的決心,因為貴州村子的孩子們都能夠唱我在台灣錄的歌曲——《歸來的燕子》;他們是靠我媽媽寄去的一盤錄音帶學的。我那時真的感動極了,心想歌曲果真能把內地、香港和台灣連起來。從孩子們的歌聲中,我深深感受到團聚的力量。

我記得我在1997年參加香港回歸慶典時演唱了《香港·香港》一曲,其中的歌詞「香港香港,載有我童年夢想。香港香港,叫我不易遺忘」實在非常貼切地反映了遊子之心情。

我覺得香港有很多風物、景觀是其他地方找不到的。譬如雙層電車、天星小輪、吃不完的美食、金碧輝煌的夜景和充滿人情味的街市。還有隨時出爐的香港麵包、英式下午茶、雲吞麵、燒味、豬肺湯、灣仔電腦城、深水埗玩具街……有太多太多數不盡的特色。

香港有很多橫街小巷,不是地道人很容易迷路。每一條小路都有本身的特色。香港更有無數的美麗海灘,有些可以看到日出,有些可以欣賞夕陽。富麗堂皇的酒店和樸素無華的茶餐廳和諧共存,人們也可以和自己的錢包商量如何去吃飯。

我的童年回憶是在北角和跑馬地之間編成的。帶着弟弟們到北角碼頭看海浪和渡輪;跟着媽媽到街市買菜,回家前去喝豆漿、吃生煎包;星期天,整家人去飲茶、望彌撒;晚上到維多利亞公園散步、玩耍、吃雪糕。我對北角的情懷特別重。

因為學校位於跑馬地,從小學到中六,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跑馬地度過。我和同學們在斜路上奔跑、捉迷藏。我們還會流連在學校裏做功課、吃零食。

在學校,我學會了打籃球、唱經文歌、彈吉他、做義工。修女們灌輸給我很多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愛人愛己的思想。我從一個害羞、沒有自信心的女孩,通過做義工變成了一個能為兒童唱歌的中學生。因此我也受到注目,在錄了第一張唱片《旋轉的人生》後,成為了一名學生歌手。

在香港走紅後,17歲的我到日本發展,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就。成功令我離開家鄉,成為遊子,變為在他國生活的異鄉人。當時我的鄉愁,很難用語言來形容。後來我結婚生子,多年在海外生活,懷鄉之心卻沒有減輕。現在孩子長大了,我可以多點回家探望媽媽、享受故鄉的溫情,真的非常受安慰,覺得自己非常幸福。我會無目的地去搭電車、坐小輪、在海邊散步,讓故鄉的微風打亂我的頭髮,治癒我的心靈。

對外國人來說,要理解香港並不容易。香港的歷史塑造了一個複雜的社會。很多時候,居住在香港的人也不太明了自己的定位。「活在矛盾中」是香港人生存的一個技巧。但有幸回歸之後,香港人可以不必再迷惘,終於能確認自己的定位,塑造一個更加明確的未來。香港的未來一定會是美好的,因為歷史證明了我們的適應力。

看到年輕人在電梯上擁抱接吻、老人家在茶樓嘆茶、穿着校服的孩子們在街上買零食,我會低頭微笑,在心中輕輕唱:「說一聲香港香港,你永遠是尋夢鄉,香港香港,你那色調難忘。香港香港,載有我童年夢想。香港香港,叫我不易遺忘。」(作者為歌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