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前排左二)與部分近年新加入科大的學者會見傳媒。 港科大供圖
●香港科技大學自2022年起積極開展全球招聘,至今已成功招攬近百名來自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頂尖學者。圖為科大校園。 資料圖片

擬再聘百人推動大學發展 新教授讚在港工作聯通內外利研究

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打造本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香港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正是國際高端人才交流合作的匯聚之地。香港科技大學自2022年起積極開展全球招聘,至今已成功招攬近百名來自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頂尖學者。港科大管理層昨日分享「搶人才」成果,表示新加入的人才學者涵蓋研究團隊領導、獨角獸企業和公司創始人,以及來自世界頂尖大學或公營機構的學者等,未來有計劃再增聘百人推動大學發展。有新加入科大的法籍學者認為,在港工作可有效聯繫內地與全球學者,對他推進核子技術及全球國家安全的政策研究十分有利。有韓籍教授表示,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吸引他來港發展的主要原因。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盈盈

港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昨日帶領部分新加入學者會見傳媒,分享大學招聘人才的最新發展。他介紹,近年新加入科大的近百名學者,分別來自加拿大、法國、德國、韓國、新加坡、美國及內地等,他們的身份包括研究團隊領導、獨角獸企業和公司創始人,以及來自世界頂尖大學或公營機構的學者等,聚焦包括生物與轉化醫學、人工智能、微電子、商業創新管理、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科技、藝術科技及人文社科等重點領域。

爭取建醫學院 增聘醫學健康人才

該批新加入的學者聚焦多元化的研究領域,郭毅可特別提到,因應大學近年積極發展人工智能科技,單計這領域就已新招聘了15位一流學者。同時,為了進一步配合科大建設本港第三所醫學院的目標,他表明大學未來會繼續增聘全世界的頂尖醫學與健康人才,而人工智能、材料、能源、基因工程及航天科技等人才均會是未來的招聘方向,預計將再增聘約百名教職員,進一步推動大學相關發展。

法籍學者、港科大公共政策學部助理教授Julien de TROULLIOUD de LANVERSIN昨日分享,他自幼已鍾情中國文化,對中國社會、風俗及語言等深感興趣,更遠赴清華大學修讀核子科學碩士,其後於普林斯頓大學修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先後於史丹福大學及哈佛大學從事研究工作。

談到來港發展的決定,他認為香港享有聯通國際的獨特優勢,讓他能迅速聯繫內地及全球各國的學者夥伴,大大有助他推進研究工作。Julien擁有物理工程的背景,致力推動政策與科技的結合,他亦正研發一個能模擬核反應堆的開源軟體。

韓籍教授:看準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

來自韓國的港科大會計學系助理教授趙洋河(Tony CHO)認為,香港是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他看準香港的獨特優勢,去年決心來港發展。醉心研究的Tony當時亦有接獲其他大學的聘書,最終被科大活躍的研究氛圍吸引,選擇加盟科大。

港科大校長葉玉如表示,人才是創新的關鍵,憑藉新加入的學者們豐富的專業知識及經驗,深信他們將會肩負重任,協助大學推進各個策略方針,包括實踐建設香港第三間醫學院的願景。「為配合香港發展成為國際人才樞紐的目標,科大將繼續積極延攬及留住優秀人才,為香港及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部分新加盟港科大學者簡介

港科大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教授 安京珍

●來自韓國的安京珍,曾先後在東京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任教。她主要從事污水處理的研究,在該領域擁有超過20年的專業經驗,多年來發表超過140篇學術文章,不斷探索新興的海水淡化技術

●曾與水務署合作,擔任香港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工程項目的技術顧問

●目前研究包括先進膜蒸餾技術作污染及結垢的實時監測

港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教授 陳飛

●陳飛是全球知名的氣象學家,曾於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工作逾27年,領導開發多個獲國際採納的預報系統。他目前身兼世界氣象組織「世界天氣研究計劃」城市預測項目聯席主席

●他正研究全新的AI(人工智能)氣象預警系統,優化各國政府及社會對極端天氣的預警通報機制,從而减少全球暖化下,暴雨等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人命傷亡

港科大社會科學部教授 蕭惠文

●蕭惠文在修讀學士及碩士期間,一直主修資訊工程及電腦科學,攻讀博士時始進行與認知科學及心理學的研究,並將自己所學的跨學科知識融會貫通,運用眼動追蹤、電腦模擬等方法探討人類的思維及學習認知

●現時她參與了港科大「AI倫理與治理實驗室」的工作,以及參與開發改善長者照顧及護理的AI及機械人技術研究項目

港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 譚平

●譚平是 3D 視覺領域的專家,希望通過開發「空間智能」技術讓人工智能理解物理世界

●加入港科大前,譚平任職阿里巴巴達摩院XR實驗室負責人及人工智能實驗室計算機視覺首席科學家

●在領導 XR實驗室期間,他致力於構建一個讓使用者可以沉浸式體驗的虛擬世界,並達成與真實物理世界的融合與聯動

●譚平於2007年在科大取得博士學位後,曾任職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SFU)、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副教授,並受邀擔任多國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主席

港科大會計學系助理教授 趙洋河(Tony CHO)

●韓籍學者趙洋河於紐約大學修讀會計學博士學位時,洞悉「機器學習」的潛力,其後自學兩年,學習把「機器學習」與金融會計學結合,結果成功研發一個模型,整合美國上市公司的財政報告等資料,從而分析並推測各個公司的財政前景

港科大生命科學部助理教授 王瀾

●王瀾本科就讀於清華大學化學系,其後在美國哈佛大學修讀博士及於加州大學從事博士後工作

●於去年獲得裘槎麥德華前瞻科研獎,支持她進一步發展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