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昨日公布,公屋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維持5.5年,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回落至3.5年。圖為沙田禾輋邨。 資料圖片
公屋輪候時間

一般申請者平均維持5.5年 智庫讚房策「組合拳」見效

房委會昨日公布,公屋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維持5.5年,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回落至3.5年,較上一個季度下降了0.2年。展望未來一兩季,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將維持平穩。截至今年9月底,約有12.2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1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立法會議員梁文廣回應指出,數字維持平穩,合乎預期,但預計「簡樸房」具體要求公布後,會導致更多公屋需求,強調政府必須確保未來公屋及過渡屋等單位供應穩定。有智庫分析指出,最新數據反映新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房屋政策「組合拳」正在發揮效用。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

房委會昨日公布新一季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及申請數目。截至9月底,過去12個月獲安排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維持在5.5年,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回落至3.5年。

房委會指出,今年第三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7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佔約490宗,而獲編配入住公屋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410宗。

今季翻新公屋數目維持較高水平

房委會解釋,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維持5.5年,主要由於上半年獲編配入住大埔富蝶邨的新界區一般申請者,其相對較短的平均輪候時間仍反映在今季的平均輪候時間中。雖然今季可供編配的新公屋單位比上一季少,但因應房屋署打擊濫用成效,以及房委會多個資助出售單位項目相繼落成入伙,令今季可供編配予公屋申請者的翻新公屋單位數目維持於較高水平。

房委會續指,由於連續數季有不少單位可供編配予長者一人申請者,故獲編配入住公屋單位的長者一人申請數目有所提升,且他們當中多屬輪候時間相對較短的新界區申請者,令整體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下降0.2年至3.5年。展望未來一兩季,房委會相信受惠於今年上半年大批入住大埔富蝶邨的一般申請者的較短輪候時間,整體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將維持平穩。

議員料公屋輪候時間穩定下行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隨着未來新界區的公屋逐步落成,加上綠置居及居屋項目促使公屋單位流轉,相信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將穩定下行,預計政府可達成2026至2027年度將綜合平均輪候時間下降至4.5年的目標。

至於新年度施政報告提出為劏房訂立最低標準,梁文廣預計政府公布簡樸房的具體要求後,將有部分劏房戶被迫遷出原有單位並申請輪候公屋,或導致公屋需求增加,政府必須確保未來傳統公屋、簡約公屋及過渡屋等單位供應穩定,確保及時安置受影響居民。

他並提到,近期有個別公營房屋項目承建商出現勞資糾紛,認為房委會需要密切留意,監察事件對項目施工進度的影響,及早擬定應急方案,減低項目被延誤的情況。

輪候冊申請數續跌 顯改善勢頭仍在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葉文祺表示,今年第三季獲編配宗數較上一季減少近半,令輪候時間暫未進一步回落,但輪候冊申請數目續跌,顯示改善勢頭仍在。他指出,今季可供編配的翻新公屋單位數目維持於較高水平,反映相關政策「組合拳」措施正在發揮效用,通過加強打擊濫用公屋,鼓勵更多公屋住戶遷住資助房屋,為「房屋階梯」注入更多流轉動能,令公屋資源更能被善用。

他建議未來資助房屋出售計劃應盡量縮短首次公布定價與揀樓日期之間的時間差,令實際售價更貼合市場,增加資助房屋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