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以下是一個老人家常掛在嘴邊的粵諺:

衫有衫冷,人有人冷

指某人不是窮得沒有衣服穿,而是冷待這些衣服(沒有拿去穿),以致受冷。除上述原因,當事人可能掌握不好天氣的轉變,致令沒有穿好適當的禦寒衣服。

北方人所說的「耍單兒」指在天氣寒冷時衣服卻穿得單薄;廣東人也有句相類話語:

抵冷貪瀟湘

比喻因貪圖顯露較纖瘦的身形而穿上不足夠的衣物,以致抵受着寒冷的天氣。如所周知,穿得多就有臃腫的感覺,所以大部分年青男女(也有年長的)即便在氣溫稍低的情況下仍穿着很少或很薄的衣服。「瀟湘」是湖南省境瀟湘二水會流之處。小說《紅樓夢》中,「瀟湘館」是如花貌美卻弱不禁風(「消瘦」)的林黛玉在大觀園內的住所。據此,聯想力豐富的廣東人會否把「消瘦」和「瀟湘」來了個代換呢?又有人,包括筆者都以為「瀟湘」是從音變而來,以下是筆者早期的想法——「瀟湘」演化自「瘦削」:

瘦/sau3→瀟/siu1;削/soek3→湘/soeng1

然而,筆者一直認為上述論調頗為牽強。最後筆者確認了以下的論點:

「瀟湘」演化自「一副『消』瘦的形『相』」。「形相」指外形和容貌。「消瘦」指瘦弱;後泛指纖瘦,含美態那種;再把「相/soeng3」讀作「湘」,便同時滿足「音義俱合」的條件了。

近年醫學昌明,早年的「整容」已經被美其名為「醫學美容」,但無論是哪個名稱、在哪個年代或手術在哪個地方進行,當中都存在不少風險。未達預期效果時有所聞;還可能有後遺症,嚴重的可能賠上性命。實話實說,即便手術沒有生命危險,可若然弄至面目扭曲變形,豈非得不償失?那何解天下間還有這麼多女性罔顧毀容或生命危險也會選取「醫學美容」呢?道理顯淺,「貪靚/愛靚」(愛美)所致;就此,廣東人有一個很貼切的俗語:

愛靚唔愛命

意思是愛美不要命;用以諷刺那些愛美的女人甘願抵受着痛苦或冒着生命危險,去接受一些她們認為可令自己美過來的行徑,如:在減肥期間只喝水;進行整容手術等。西方就有句遙相呼應的話語:

One must suffer to be beautiful.

(要美就要受苦)

早年,台灣人會把那些時尚年輕男女分別叫做「黑貓」和「黑狗」;對於上述那類「貪靚」女士就有以下描述:

愛美黑貓不驚寒,愛美黑狗不驚熱

(愛美不驚流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