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寶峰 北京報道)海關總署11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36.0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2%。在一攬子增量政策集中發力背景下,10月外貿數據明顯改善,10月進出口同比增長4.6%,增速較9月加快近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同比增長11.2%,增速升至年內高點,遠超市場預期。中美貿易繼續保持增長,今年前10個月中美貿易總值達到4.01萬億元,同比增長4.4%,高於前9個月0.2個百分點。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前10個月中國外貿平穩增長,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全年外貿質升量穩目標可望實現。
數據顯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產品出口勢頭良好。前10個月,中國出口20.8萬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船舶、汽車、摩托車出口增速較快,同比分別增長74.9%、20%、24.6%。
東盟續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據海關統計,分區域看,前10個月中國與前四大貿易夥伴進出口均保持增長。東盟繼續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與東盟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8%;歐盟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中歐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2%;美國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中美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4%;韓國為中國第四大貿易夥伴,中韓貿易總值同比增長6.7%。同期,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同比增長6.2%。
「10月出口增速超預期,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短期擾動因素消退,極端天氣、全球航運不暢等短期擾動因素的影響在10月不同程度消退。二是去年同期基數偏低。三是出口新動能保持強勁增長。」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預計四季度中國出口將繼續保持正增長。
專家:當前積極因素未來依然佔優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後郭寒冰對香港文匯報表示,一些積極因素依然有望讓中國外貿在未來競爭中佔據優勢局面。比如,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高端製造業產品,將繼續有力推動出口。同時,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潛力還在挖掘,隨着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自貿協定深入實施,貿易便利化將持續助力出口。進口方面,國內的生產供應保障性進口需求將持續擴大,尤其是對能源、原材料以及關鍵零部件的進口需求會持續旺盛。
郭寒冰同時表示,全球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波動的情況依然存在,外需存在減弱的可能。特別是特朗普再次當選導致國際政治局勢變化,可能帶來更多貿易保護主義風險,中國還要以戰略定性抗波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