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 韶關報道)香港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及心連心學院於本月7日至9日舉行「香港萬千社工看祖國 —『心連心』韶關交流團」,交流團成員搭乘高鐵(香港段)推出的高鐵「旅遊專列」服務的首發專列前往韶關,來自超過80間營辦津助福利服務的非政府機構約400名同工參加交流團,實地考察韶關在養老、助弱等社會服務方面的發展現狀以及感受當地人文底蘊。有參與活動的社工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希望透過交流進一步認識國情民情,促進兩地社會服務的發展共融。
特區政府早前設立5億元專項基金,當中預留一億元包括支持機構員工參加內地交流團。據悉,交流團此行將考察韶關市武江區蓉城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花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韶關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和韶關市老年大學,並參觀張九齡紀念公園、乳源瑤族自治縣、丹霞山景區等,透過專業服務和歷史人文了解一座城。
出席昨日啟動禮的主禮嘉賓包括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社會工作部部長羅建君和副部長周和,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社會福利署署長李佩詩,香港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管浩鳴,香港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副主席、心連心學院院長譚贛蘭等。
「在養老、育幼、助弱及殘疾復康等方面,國家已大有發展。」孫玉菡在啟動禮上致辭時表示,希望團員能抱着交流心態實地看看國家發展。除業務交流外,亦希望大家多認識朋友,促進香港與韶關互訪。
期待考察老年大學 冀港可借鏡
註冊社工、循道愛華村服務中心社會福利部署理總幹事張朱美莉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機構有同事參與了首個交流團後十分有收穫,不僅了解內地的發展情況,更與團友之間建立了交流聯繫,回到香港後各機構之間也有交流,大家共同思考如何將內地一些好的經驗運用在香港的社會服務中。
今次,她特別期待考察韶關的老年大學,「現在香港有許多『年輕的長者』,教育水準也較高,想了解內地老年大學的運作模式、學員招募等情況,看看香港有無可以借鏡學習的地方。」
交流團昨日中午抵達韶關,獲韶關市委市政府的熱烈歡迎,下午開始在韶關的行程,註冊社工、香港家庭福利會高級經理陳慧敏在考察韶關市武江區蓉城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後分享,有相關專業的同事見到當地的長者護理設施,如讓行動不便的長者方便排泄的護理床等,認為能刺激香港同業構思如何讓服務更貼近長者需要。
香港學生輔助會CEO鄭婷欣和機構事務部主管董佩雯表示,兩地社會服務需要更多交流以及融合發展,她們在養老服務中心了解到社區服務運作模式、也見到長者活動氣氛很歡樂,坦言香港多地正進行舊區重建工程,需要考慮安置長者問題並借鏡規劃好社區配套服務設施。
交流團還到了張九齡紀念公園。天公作美,連綿不斷的山脈和江水都讓人感到心曠神怡,深水埔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中心副主任陳漢傑表示,機構是第一次參加心連心的交流團,透過參觀才認識到張九齡對韶關的影響和意義,希望明年有機會再來看看韶關的歷史博物館以更加了解這個地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