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 中國銀行香港金融研究院分析員

香港資產管理市場快速擴張,根據香港證監會調查顯示,2023年香港資產管理行業整體呈擴張態勢,資產管理規模同比增加2%至31.2萬億元。筆者認為,資產管理業務將推動香港由國際融資中心向涵蓋資產及風險管理等綜合功能的金融中心不斷升級,為香港金融發展注入新動能。香港可透過以下幾方面發展,促進跨境資金流動,提升國際金融中心資源配置功能,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以香港為樞紐展業興業。

一是考慮延伸互掛ETF至更多海外市場。互掛ETF是香港資本市場與境外市場加強合作的一種機制設計,2023年香港上市首隻沙特互掛ETF,自成立至今年8月末累計回報率約8.3%;今年9月沙特一隻投資香港上市股票的ETF獲批,實現香港與沙特ETF雙向互通;建議通過證券交易所之間合作推出與更多市場的互掛ETF,可考慮從中東、東南亞市場開始逐步擴大合作範圍,拓寬香港資產管理投資渠道,為香港資產管理市場引入更多增量資金。

二是培育ESG生態圈以營造更優質投資環境。綠色標準方面,早前發表的《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使香港標準的綠色金融工具同時滿足內地和國際標準,未來可以加快推出適用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的路線圖,幫助香港企業更準確地披露與氣候變化有關資訊。債券市場方面,截至今年9月,特區政府已累計發行近2,200億港元等值的綠色債券,為潛在發行人提供了定價基準;建議進一步支持境內外主體來港發債,允許內地更多機構在香港發行綠色債券,同時吸引外國政府、跨國金融機構及多邊組織來港參與債券發行,擴大香港綠色債券市場規模。

三是持續擴大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範疇。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納入標的資產呈現從基礎產品到衍生產品的漸進推進特點,相繼推出了「股票通」、「債券通」、「互換北向通」、「跨境理財通」等機制,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具國際吸引力、可對沖風險的投資選擇。建議進一步增加互聯互通標的範圍,加快研究「期貨通」、「新股通」等創新產品,適時啟動「互換南向通」,與「債券南向通」形成協同作用,盡快落地將REITs納入互聯互通有關細則,進一步加強香港作為境內外雙向投資平台的優勢,突顯香港資產管理行業產品獨特性。

四是鼓勵更多中資金融機構在港設立資產管理機構。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中,內地相關持牌法團及註冊機構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管理資產值26,760億元,錄得1,530億元的淨資金流入,分別同比增加4%和16%,其中管理資產值自2019年起的累計增幅為50%。於第十七屆亞洲金融論壇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表示要支持中資金融機構扎根香港,建議鼓勵更多中資金融機構來港設立資產管理機構,利用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優勢,開發更多元化的投資產品,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功能,支持香港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建設。 (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