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費小燁)新一份施政報告宣布落實強積金「全自由行」,並交由積金局研究具體方案。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昨日發表網誌指出,強積金「全自由行」容許僱員將僱主強制性供款的累算權益轉移至自選計劃,可提升打工仔的自主權,也促使受託人繼續降低收費、提升基金表現和服務質素。她指出,最近5年年均約有9.2萬宗透過「半自由行」轉移強積金的個案,較之前5年的年均上升了17%,顯示愈來愈多計劃成員主動管理自己的強積金。截至今年9月,累計轉移個案已經接近100萬宗,涉及逾480億元。
劉麥嘉軒指出,積金局一直致力加強計劃成員的自主權。將於下月推出滿12年、俗稱強積金「半自由行」的「僱員自選安排」,正是為了協助打工仔積極管理自己的強積金,讓他們可在每年為現職供款賬戶內的僱員強制性供款累積而來的強積金進行一次轉移,一筆過轉到自選的強積金計劃。
她指落實強積金「全自由行」一直是積金局的目標,惟受限於目前的「對沖」安排,現職僱主強制性供款累積而來的強積金可抵銷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僱主需要知道由他們作出供款的所在,以及能向有關受託人查實可用作對沖遣散費及長服金的強積金款額。因此,強積金「半自由行」現時未能讓打工仔女轉移由現職僱主強制性供款累積而來的強積金。
明年取消對沖 利推「全自由行」
隨着明年5月1日實施取消對沖安排,如打工仔在該日或之後入職,從他們僱主強制性供款累積而來的強積金將不可作對沖之用。劉麥嘉軒指出,這變相消除了推行強積金「全自由行」的主要障礙,加上今年6月開始啟用的「積金易」平台將於明年年底全面運作,會令將來實施強積金「全自由行」更具成本效益,俱為推行強積金「全自由行」的重要基礎。
她以一位將於2026年7月踏入社會工作的「職場新鮮人」為例指出,由於屆時對沖安排已取消,該份工作的強積金賬戶中,不論是僱主抑或自己作出的強制性供款,均可透過「全自由行」轉移至自己心儀的強積金計劃。至於現時已在職場的打工仔,日後若轉換新工作,新工作的強制性供款因完全不可用作對沖,亦可「全自由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