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傲冬 民建聯秘書長
隨着全球文化交流的加速,城市的文化競爭力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擁有豐富且多元的文化背景和藝術資源,但面對着全球化帶來的市場變化,香港的文藝創意產業面臨着不同的挑戰,需要通過不斷創新和適應,以保持其競爭力和吸引力。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指出,將於年內公布並推進《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這無疑是對香港文創發展的一大重要布局,為本地文創產業指明方向,帶來發展動力。
《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涵蓋了多個方面,為香港文創發展提供了一個系統性的框架。藍圖涵蓋四個發展方向,分別為推動多元及國際化的文化藝術發展、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推動產業化發展,正正是回應當前社會需求的具體體現。透過制定藍圖規劃和推動有關方面發展,長遠有助吸引全球藝術家和創作者來港發展,豐富香港的文化生態,同時加強香港的文化底蘊,提升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為香港未來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在推動文藝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特區政府必須採取積極且主動的姿態,以確保各項措施能夠有效落實。筆者認為,制定和優化相關政策,以及建立健全的產業鏈,對於文藝產業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這些舉措不僅能有效鼓勵創新和創作,還能為文藝創意工作者提供更為充實的支持,進一步吸引更多藝術家和創作者投身於文藝行業。隨着文藝產業的繁榮,相關產業亦將因此受益,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促進整體經濟的增長與文化的繁榮。為了實現這些目標,特區政府應加強與業界合作,聆聽創作者的需求,並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政策,以創造一個更加友好的創作環境。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文藝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當中包括劇院、展覽館和創意園區等文化藝術設施。這些設施不僅為藝術創作和展示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還能促進藝術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增強文化體驗的深度與廣度,提升社會整體的藝術氛圍。同時,加強人才培育亦是重點工作,當局可考慮與內地的高等院校及專業機構合作,開展多樣化的培訓課程,涵蓋創作、管理、營銷等領域,全面提升文藝人才的專業素養和創作能力。
《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的制訂將為香港的文藝發展提供重要指引。然而,這一藍圖的成功推行,需要特區政府具備高瞻遠矚的視野和主動出擊的能力。只有在特區政府的主導下,才能充分發揮藍圖的潛力,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整體發展,吸引更多人才和資源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國際文藝界的地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