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走訪多間食肆,了解顧客和從業員對於走塑的看法,坊間普遍對紙飲管意見最大。在九龍一間食肆,正在用餐的陳先生向記者展示其使用的紙飲管,僅放入杯中約10分鐘,已過度浸泡變軟,無法使用,他即要求食肆再提供另一支紙飲管替換。「最唔鍾意就是紙飲管,吃飯的時候好像要和它鬥快,要在它浸冧前喝光,遲一點就沒法再用了。」他抱怨說,紙飲管或因氣密性不足,與碳酸飲料的兼容性奇差,「飲可樂時,氣泡全部跑出來,真的不知道怎麼喝。」

食客常多拿一支管

該食肆負責人吳先生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紙飲管較膠飲管價錢貴約8倍,轉用後餐廳要承擔更貴的成本,而且許多客人會索取多套餐具替換,「我們之前買1萬支膠飲管只要100元,現在換成紙飲管要800至900元,客人抱怨不好用,還會多拿一支,我們成本就增加。」

對於蔗渣、麥稈等其他材料製作的硬質飲管,吳先生坦言並未嘗試入貨,估計有關產品價錢較紙飲管更高,若將成本轉嫁給顧客,變相增加餐費,恐影響生意。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認為,市面上的環保飲管技術已相對成熟,即使是紙飲管質素也在提升,相信上述情況會逐步改善,「後期的紙飲管已經大幅改良,不是好大問題,其他竹、纖維等材料製作的飲管亦有生產,食肆還可選用可重用飲管。」

他指法例推行後,許多顧客開始形成自備餐具的習慣,食肆需要提供的即棄餐具數量少於預期,估計長遠不會造成太大成本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