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20日,俄羅斯喀山大街上懸掛着金磚峰會條幅。 中新社

中國方案受期待 將為推動多邊主義和包容性增長注入新動力

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0月22日至24日赴俄羅斯喀山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這將是「金磚大家庭」實現歷史性擴員後,習近平主席同金磚國家領導人首度線下聚首。金磚國家各界人士表示,期待聆聽習近平主席在會晤期間提出的重要主張,相信金磚國家這支積極、穩定、向善的力量必將蓬勃發展,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新華社

伏爾加河畔,千年古城喀山已為金磚歷史性擴員後的首次領導人線下會晤作好準備。「我們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來到喀山出席這次盛會。」俄中友好協會第一副主席、中國「友誼勳章」獲得者加林娜·庫利科娃說,期待習近平主席在此次會晤中就進一步深化金磚國家間合作,解決共同面臨的任務和問題提出新方案、新倡議。

今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聯酋、伊朗、埃塞俄比亞正式參與金磚國家合作,「大金磚合作」在國際社會的矚目中正式開啟。

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安德烈·傑尼索夫表示,此次會晤是俄羅斯作為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舉辦的最重要活動。習近平主席出席會晤框架內的系列活動,必將有力增進金磚國家在全球問題上的共識,壯大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積極力量。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議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中引發廣泛共鳴。中國在凝聚金磚國家共識、促進各國協調合作、推進共同議程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林斯認為,習近平主席出席此次會晤將為推動多邊主義和包容性增長注入新動力。

「金磚合作機制致力於促進世界多極化、維護真正的多邊主義。」阿聯酋迪拜海灣研究中心研究員艾哈邁德·阿里說,中國提出的「金磚+」合作模式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融入金磚合作敞開大門。隨着金磚國家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大金磚合作」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國際社會期待聆聽習近平主席為推動建設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提出的中國方案。」

在埃及外交事務委員會主任伊扎特·薩阿德看來,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發展將提升全球南方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是引領金磚國家合作的重要力量,「代表了來自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值得信賴的聲音」。「我非常期待習近平主席在即將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提出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見解和倡議。」

書寫攜手發展精彩故事

跨越山海,相互成就,金磚國家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精神,堅守團結自強初心,書寫着攜手發展的精彩故事。擴員後,金磚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球30%,貿易佔全球貿易五分之一。

阿聯酋《聯合報》政治評論員艾哈邁德·哈馬迪認為,金磚合作機制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優化資源配置、共享發展機遇搭建了重要合作平台,中方積極推動各國發展戰略深度對接,為深化務實合作、促進共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哈馬迪相信,習近平主席在喀山會晤上發表的觀點主張將為各國推動可持續發展帶來新啟迪。

林斯長期以來關注和研究經濟與發展問題。他指出,在金磚合作框架下,中國推動成立新開發銀行、應急儲備安排等經濟合作機制,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助力全球南方國家獲得更大自主權來塑造自己的未來。林斯相信,習近平主席的喀山之行將推動金磚國家實現更廣泛的經貿合作。

「中國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現代化道路,為全球南方國家帶來了重要啟示。」俄中友好協會副主席謝爾蓋·薩納科耶夫說,全球南方國家不斷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共同捍衛發展權利,正凝聚起越來越強大的力量。他期待,習近平主席將為此次喀山會晤帶來中國智慧,促進全球南方國家通過團結協作實現共同發展振興。

共創文明互鑒美好未來

「文明多姿多彩、發展道路多元多樣,這是世界應有的樣子。」習近平主席去年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上的這番話,給印度金磚國家研究所副研究員阿洛克·庫馬爾·帕塔克留下深刻印象。

帕塔克非常贊同習近平主席的觀點。他說,通過參與金磚國家教育、衞生、旅遊等領域交流活動,他親身體會到互學互鑒有利於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和人文交流論壇等活動豐富了我們的共同經驗。習近平主席喀山之行將為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共同進步注入更多能量。」

近年來,金磚國家間的人文交流如火如荼,電影節、藝術節、運動會、學術論壇等活動精彩紛呈。俄羅斯聯邦委員會科學、教育和文化委員會副主席柳德米拉·斯卡科夫斯卡婭說,即將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有望在教育、科學、文化、人工智能、新技術、人文交流等領域取得共識和成果。「習近平主席來到喀山出席會晤,將在金磚國家攜手發展的歷程上留下深刻印記。」

金磚成員國擴至10個

●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次提出BRIC概念,用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四國英文名稱首字母組成縮寫詞。因「BRIC」拼寫和發音同英文單詞「磚」(Brick)相近,被稱為「金磚四國」。

●2006年,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四國外長舉行首次會晤,開啟金磚國家合作序幕。

●2009年6月,為應對金融危機,「金磚四國」領導人在俄羅斯舉行首次會晤。金磚國家間的合作機制正式啟動。

●2010年12月,南非正式加入金磚國家後,英文名稱定為BRICS,最初的「金磚四國」變為「金磚五國」。

●2024年年1月,沙特、埃及、阿聯酋、伊朗、埃塞俄比亞正式參與金磚國家合作,金磚成員國數量由5個增加到10個。擴員後的「大金磚」,人口佔全球近一半、貿易佔全球五分之一,經濟總量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經超七國集團,可謂成色更足、分量更重。

資料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