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特區政府預測未來10年供應3,000公頃熟地,300公頃來自交椅洲人工島。該島原定明年填海,但最新估算改為今屆任期內開始填海。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強調,並非擱置該項目,「我們用多些時間做好填海的環境影響評估,爭取今屆政府任期內填海,正正顯示我們一直做這個項目,不過我們的步速放慢些。所以從來沒有擱置過,不存在數月間轉變我們的立場。」特區政府擬於今年底前啟動交椅洲填海環評程序,目標明年完成審批。
另外三個生態旅遊的發展項目,將在明年首季進行市場意向調查。該三個項目包括尖鼻咀和白泥生態旅遊節點;善用南大嶼的天然資源構建生態康樂走廊;活化前南丫石礦場用地的20公頃平地、5公頃人工湖和一公里長海岸,發展成休閒戶外康樂地帶。
甯漢豪表示,有關區域未完成法定土地規劃,但形式會類似片區開發,「有了初步的構思,我們都想早些問我們的業界,真的有意參與的企業,真的要告訴我們計不計到數,另外他需要政府有什麼調整,或是他認為有什麼基建不要交給他做,他做不來,希望政府做。舉例在南大嶼生態走廊,可能有碼頭要建設的,若營運者覺得碼頭不要交給我做,政府做吧,我們都早些有這個回應。」
擬3地點增泊位推動遊艇旅遊
在推動遊艇旅遊方面,甯漢豪表示,香港有200多個島嶼和優質水體,適宜遊艇活動,增加遊艇泊位可帶動遊艇旅遊發展,因此局方建議在三個地點,包括紅磡對出、前南丫石礦場對出及香港仔避風塘擴建部分,交由私人企業提供遊艇會及增加泊位設施,初步估算每個地點可容納100至200個泊位,又建議停泊設施盡量與岸上的餐飲、娛樂和零售設施串連結合,以推動遊艇旅遊,帶動旅遊服務以至遊艇買賣,刺激來自本地、內地以至海外的高端消費。
局方將在明年年中或之前探討私人企業的意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