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政府上任以來,在特首李家超的帶領下,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千方百計多方舉措,解決土地房屋問題。過往被認為好難做的舊區屋邨重建終有實質進展。我所在的九龍城區馬頭圍真善美村因樓齡較高、單位數目較少,獲得此次重建機會。
九龍城區由於當年有啟德機場存在,區內建築都很矮,現在機場早已遷移,老舊屋邨重建具備了條件。以真善美村為例,屋邨3幢樓已有四五十年樓齡,其中至真樓11層,至美樓和至善樓都只有7層高,現有居民約1,027戶。地皮尚未用盡,還有很大潛力。重建既可滿足當區居民改善居住環境的願望,又可增加樓層和單位,安置更多住戶,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8月21日,我與立法會議員李慧琼,九龍城區議員吳寶強及九龍城區的社區幹事,一起與房協代表就有關真善美村的重建事宜進行會晤。會上,我向房協行政總裁兼執行幹事陳欽勉先生反映了真善美村街坊的建議:
(一)建議提供最新的重建進度時間表、提供預估進度資訊;
(二)建議在搬遷後保留三代同堂計劃可租用兩個單位;
(三)建議提供搬遷資助。總體上,街坊居民對屋村重建表示歡迎,充滿期待。
這些建議,是我此前走訪真善美村街坊、設立街站收集得來的居民反映。
設街站蒐意見 為街坊釋疑解惑
真善美村重建政府原計劃2026年搬遷。當選區議員以來,我即着手跟進重建計劃,在村口設街站向市民宣介特區政府的安排,為街坊釋疑解惑、聽取他們的意見,並且上門探訪村內住戶,傾聽他們的訴求。回到區議員辦公室,我逐一把街坊們的意見進行匯集整理,向政府部門發出信函,反映地區推進屋邨重建情況。
7月10日,我又向區議會提交了《九龍城區未來重建發展安排》文件,當中提及希望主管重建計劃的政府相關部門來代表出席區議會會議,介紹重建計劃最新進度和政策,以增進與區議會的溝通與協作,便於區議會更好配合政府為居民答疑解惑。
是次會晤,相信是我們的信函和文件得到了政府的積極回應。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講,香港處於經濟轉型期,面對挑戰需要識變、應變、求變,香港需要更多參與者、創業者、經營者,與政府一起共同創新求變,共同提出新想法,在各領域推進落實。我們在地區工作,協助特區政府做好各項政策宣傳推介,並了解市民所盼所急所願,當好政府與市民溝通的橋樑,是我們的角色,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九龍城區議員 黃文莉
(標題及小題為編者所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