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端智庫CDI研究員宋丁認為,「一核多心網絡化」的城市空間格局對深圳極為重要,因為深圳已經在踐行「20+8」的產業集群化戰略,深圳的科技創新基地和先進製造業基地很多,非常需要在「工業互聯」、「萬物互聯」的智能城市大格局建設方面進行先行先試的探索,走在全國前列。

《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統籌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

建設用地增27% 

根據總體規劃,到2035年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控制在1,130.74平方千米以內。宋丁指出,《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中規定到2020年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890平方公里以內,而到今次規劃中,建設用地規劃面積增加了240.74平方千米,增幅為27%。這個增量和增幅對於市域面積不大的深圳來講,已屬難得。

「深圳的人口和經濟增長都很快,需要有更多國土空間用來發展城市和經濟。但深圳同時面臨開發強度偏高的問題,所以國務院批覆文件中特別強調要嚴格開發強度管控。」宋丁說。

這就意味着,深圳在未來發展中仍然需要下大力解決如何在嚴控土地空間開發強度的前提下,成功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穩健較快增長和發展。比如,未來如何控制城市建設容積率(港稱地積比率)的問題,如何成功解決大面積的工業上樓問題,如何控制高層超高層建築給城市建設強度和容積率帶來的壓力問題等。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望賢 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