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瞞與上手持牌人關係 自僱豬肉買手涉發假誓被捕
旺角廣東道一間肉檔,去年將冰鮮或冷藏肉充當新鮮肉出售,違反發牌規定而被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釘牌」。豈料有人將店舖改頭換面,並「發假誓」隱瞞與上手持牌人的關係,在原址重新營業借屍還魂。警方昨日表示,早前接獲食環署轉介,經深入調查及分析案中文件後,前日在將軍澳區拘捕一名涉案的姓張(64歲)男子,他涉嫌干犯作出虛假法定聲明罪,據悉是一名自僱豬肉買手。●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警方深水埗警區重案組第二隊案件高級督察梁偉軒昨日表示,深水埗警區重案組於8月2日接獲一宗由食環署轉介的案件,發現有人向食環署牌照組作出虛假法定聲明,成功獲得臨時新鮮糧食店牌照,協助一間較早前因違規而被取消牌照的店舖,以改頭換面的方式,在相同地點重新營業。經調查後,兩部門於是採取今次拘捕行動。
據了解,涉案肉檔於2023年6月以冰鮮肉冒充新鮮肉出售,食環署調查後將該店的牌照取消。被捕人其後接手肉檔,同年12月到深水埗食環署部門「發假誓」,聲稱與上手牌主沒有任何關係,但事實上兩人仍保持工作夥伴關係,企圖「博大霧」獲得臨時新鮮糧食店牌照。
食環署九龍區檢控及牌照組總監黃立人表示,以冰鮮或冷藏肉充當新鮮肉出售,是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不良營商手法,也構成食物安全風險。在食環署的發牌制度下,這是嚴重的違規行為,涉事的新鮮糧食店將會被取消牌照,而持牌人、其合夥人和店舖東主都不能再在同一地點重新經營相關業務。
為更有效打擊此違規行為,食環署早前已制訂更主動和進取的新執法策略,包括加強日常巡查、提升調查效率,以及在店舖違規後,強化重新發牌的審查關卡。在過去幾個月,食環署用這新策略展開了代號「珍珠」的先導執法行動,除了破獲今次借屍還魂的肉檔外,亦證實另一間新鮮糧食店涉嫌使用冷藏豬肉冒充新鮮豬肉售賣,署方已取消有關新鮮糧食店牌照。
食環署新招打擊違規行為奏效
食環署相信,新策略對於打擊「冒充新鮮肉」的違規行為,有明顯效果,也更具阻嚇力。署方會持續巡查新鮮糧食店、嚴格審查牌照申請,以及嚴厲打擊違規行為,確保持牌人守法經營,又呼籲新鮮糧食店經營者切勿以身試法,企圖逃避法規。如懷疑涉及虛假聲明或其他刑事罪行,署方會適當地轉交警方或相關執法部門處理。
根據香港法例第200章《刑事罪行條例》,任何人明知而故意作出虛假法定聲明,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監兩年;任何人士未有批簽而售賣冰鮮或冷藏肉均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