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深海考古展吸引了大批觀眾。
●琺華貼金鏤空孔雀牡丹紋大罐

在我國南海西北陸坡1,500多米的深海中,靜靜沉睡着兩艘明代中期的古沉船,一艘滿載精美瓷器,另一艘則裝滿珍貴的烏木。日前,備受矚目的「深藍寶藏——南海西北陸坡一二號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驚艷亮相。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被評為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遺存文物數量龐大,品類豐富,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是世界級重大考古發現。此次是南海深海考古調查出水文物首次對外展出,以滿足公眾對文物和考古情況的期待。

從考古整理庫房搬進展廳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辛禮學館長表示,該展打破了以前的常規,按一般程序,考古發掘品需進入到實驗室進行文物保護、修復和整理、出報告,然後再移交到博物館,博物館把它變成展品才能與觀眾見面。這次展覽將中間環節都省略掉,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從考古整理庫房直接進了展廳。

記者在現場看到,面積近1,000平方米的展廳中,共展出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兩處沉船遺址出水文物408件(套),還有故宮博物院等借展文物34件(套),共計展出442件(套),內容分為「探淵尋珍」、「水府琳琅」、「巧繕煥新」三個部分,呈現考古發現、發掘過程、科技應用和成果,讓觀眾沉浸式體驗深海考古之旅。

琺華彩貼金瓷器引人注目

據介紹,深海考古是世界水下考古研究的前沿領域,隨着我國深海科技的進步,才得以逐步揭開深海的神秘面紗。2023-2024年,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聯合組隊,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開展了3個階段的深海考古調查,共提取出水文物900餘件(套)。

此次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3件(套)精美的琺華彩瓷器,這批琺華彩瓷器十分罕見。今次展出的一件「丙寅年造」款紅綠彩碗,證實沉船屬明代正德時期,對研究南海貿易航線具有十分重大的價值和貢獻。據辛禮學介紹,此次沉船發現的「琺華貼金鏤空孔雀牡丹紋大罐」,體形碩大、裝飾精美且工藝獨特,尤其是其鏤空和貼金工藝令人驚嘆,為中國國內首次發現,推測屬於高端定製瓷,堪稱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何玫 潭門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