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昨日公布2024/25年度建造業工人薪酬調整建議。總工會的調查數據反映,業內存在開工不足、就業情況欠佳、輸入外勞政策影響等,議決主要16項工種之中,14個(紮鐵、模板、混凝工、坭水、油漆、喉管、木匠、搭棚、平水及測量、金屬工、天花間隔、雕刻木器、雲石及鋁質)從下月1日起凍薪,只有金屬棚架及挖掘機兩個工種分別獲加薪3.1%及3.3%,即日薪加50元。
逾三成工人指開工不足
總工會在8月至9月以問卷查詢會員就業情況,收回2,005份有效問卷,發現三成半受訪者指開工不足;超過七成認為今年就業情況比去年差。逾半受訪者指過去一年薪酬「無加無減」,僅一成八有加薪,逾兩成四更要減薪。大多數受訪者希望特區政府提供更多勞工保障、合理施工期及增加在職培訓機會。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在昨日記者會上指,早前與建造業持份者進行交流,普遍反映整體經濟未如理想,銀行貸款審慎,地產發展商開展新項目意慾降低,私人工程量驟減,前期工種工友開工不足。再加上近期頻頻出現欠薪欠工程款的工潮,實難以吸引年輕人入行,對建造業界造成更巨大挑戰。
他又指,業界的共識是目前市道欠佳,工程量不足,若強行加薪會造成負擔,即使加但實際未必能收到所定薪金額,「調查也反映,其實有些工友的薪金都不貼近工會公布的價錢,現時的調整是比較現實的決定。」
香港喉管從業員總會主席趙建強促請政府有序推出工務工程,加快推出舊區重建項目、維修保養項目,短期創造更多職位給本地工人就業;並適時檢討輸入勞工計劃,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機會。此外,政府亦應該推動業界訂立「標準合約」制度,減少「大細糧」陋習、剝削工友權益。
立法會議員梁子穎指出,私樓樓價跌,建築商拖慢工程,導致工作量減少,認為政府應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做好職業培訓工作,提升培訓水準,為面向初入行者、半熟練技工及熟練技工的職業培訓課程提供學費資助,鼓勵工人學習一門或多門技術,增加勞動參與率;協助業界引入機器,推廣智慧建築技術,從研發、應用層面吸引年輕人才入行,令行業有可持續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