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的政策協同,如稅收優惠等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圖為大會設置現場展區,展示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發展成果。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紫妍 攝
●2024全球跨境電商年會(珠海-橫琴)珠海開幕現場。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紫妍 攝

全球跨境電商年會珠海開幕 發布產業報告揭示四大機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紫妍 珠海報道)由新華社聯合商務部、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辦的2024全球跨境電商年會(珠海-橫琴)8日在珠海開幕。大會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報告》(下稱《報告》)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紅利、數字絲路的建設、國際合作的深化以及技術驅動的數字化轉型,共同構成了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四大機遇,使大灣區有望成為全球跨境電商的主要樞紐之一,其中港澳的獨特定位提供了重要動力。

廣東作為外貿大省,疊加香港、深圳、橫琴自貿區等發展政策,跨境電商行業發展態勢尤為強勁。2024年上半年,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達4,273.4億元(人民幣,下同),總量規模穩居全國第一,國際及港澳台快遞業務量佔全國一半以上,每小時處理國際包裹超12萬個,在全國甚至全球供應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天約有70萬個包裹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進出,收發地涵蓋全國31個省市,通達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倉發全球、香港當日達、澳門一小時達。」廣東省珠海市委書記、省委橫琴工委書記陳勇在會上介紹說,「一橋連接三地」的港珠澳大橋也成了重要的經貿新通道,以珠海-橫琴為樞紐,輻射華南、聯動港澳、聯通全球的跨境電商生態鏈正在加速形成。

港國際化優勢為企業提供戰略支撐

《報告》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的政策協同,如稅收優惠、通關便利、金融服務等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其中香港和澳門的定位尤為重要。作為國際金融、物流和貿易中心,香港擁有高度自由的貿易環境和先進的金融體系,能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靈活的資金運作、外匯管理和跨境結算服務。通過香港的自由港和國際化金融體系,企業能加速資金流轉並降低風險,尤其在面對全球市場時,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了戰略支撐。澳門則為中國跨境電商企業進入葡語市場提供了獨特的橋樑作用,可實現其在全球布局中的戰略升級。

「數字絲綢之路」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此外,旨在通過數字技術和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全球貿易與合作進入數字化時代的「數字絲綢之路」,為跨境電商提供了更多發展機會。而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位置優越,且具備深厚的科創能力、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和開放的貿易環境,是推動「數字絲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同時,深耕RCEP區域及東盟10+3自由貿易區,兼顧葡語國家的合作,同樣為中國企業提供巨大發展機遇。新技術的不斷湧現,也驅動着各行各業的轉型發展。

構建粵港澳跨境電商生態圈

《報告》建議,要發揮出粵港澳大灣區巨大的跨境電商發展潛力,三地政府的合作,尤其是在政策協調與一體化管理方面尤為關鍵,並提出構建粵港澳跨境電商生態圈,推動三地政策協調與制度優化,提升跨境物流效率;加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大數據和智能技術建設更加靈活的供應鏈網絡;鼓勵跨境電商平台與品牌創新,使電商平台在全球市場中具備競爭力;推動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完善法律與數據保護機制等發展路徑。

廣東將為電商發展打造優質營商環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偉中,新華社社長、黨組書記傅華等出席活動。王偉中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表示,跨境電商的跨越式發展為廣東貿易強省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廣東將加快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動模式,充分發揮製造業大省和科技創新大省的優勢,持續在提升品質、拓展品牌、延長產業鏈上下功夫;將進一步加快廣州、深圳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充分發揮珠海通過港珠澳大橋直連香港機場的獨特優勢,探索建立大灣區各大機場聯運合作新模式;加快海外倉全球部署,用好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雙「15%」稅收優惠政策等,為跨境電商發展打造更優質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