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一家三口在散步。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明)香港生育水平一直呈現下跌趨勢,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推行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以鼓勵市民生育嬰兒,合資格家庭只要去年10月25日起有嬰兒出生,便可獲兩萬元現金獎勵。特區政府發言人昨日表示,該計劃推出近一年,截至上月底已接獲近2.7萬宗申請,已向25,841名申請人發放每個家庭兩萬元獎勵金,合共發放了約5.2億元。

現年35歲的Michelle約兩個月前誕下首胎的女嬰,她昨日對香港文匯報表示並非因有政府的獎金而生育,「我與丈夫至今結婚5年,一年半前決定計劃生育,主要原因是已享受了數年的二人世界,希望孕育新生命,尤其年紀開始漸大,怕太遲生育對自己及嬰兒的健康也有影響,聽人講高齡孕婦生仔較辛苦,寶寶亦可能有較多健康問題。」

「只能幫補買尿片和奶粉錢」

她直言兩萬元的獎勵金只能幫補購買尿片和奶粉,但政府的獎勵是一種姿態,顯示對巿民孕育下一代的重視,「其他措施包括買居屋可優先揀樓,以及輪候公屋會快些等,對我們本身已置業人士而言並無幫助,但對未上樓的人士亦有一些鼓勵作用,但生兒育女是重要的決定,相信為人父母會考慮自身情況才決定是否生育。」

她表示育兒並非易事,她與丈夫均要上班,除已僱用外傭照顧嬰兒外,亦有長輩願協助帶孩子,但並非每個家庭也有安排,期望政府加強託管服務和帶頭推動家庭友善政策,加強鼓勵婦女生育。

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去年發表的香港生育趨勢數字,香港生育率由1991年每千名女性有1,281名活產嬰兒降至2003年的901名,2012年比率雖回升至1,285名,惟其後再逐漸下降至2021年僅772名。至於活產嬰兒數目,則由1991年的68,281名,降至2021年時的36,953名,估計受新冠疫情影響,故出生率進一步下跌,2022年時活產嬰兒更只有32,950名,至去年全年則有33,288名嬰兒出生,較2022年稍有上升。

去年復常後,特區政府為鼓勵市民生育,推出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為期3年,父母其中一方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而去年10月25日開始為初生嬰兒辦理出生登記及申領出世紙時,可同時提交獎勵金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