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定受傷後的康復訓練計劃,是曹深誠日常的重要工作。受訪者供圖

曹深誠在普陀區註冊成立的是一家醫生集團,集結了一大批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平日裏大家在不同醫療機構服務,遇到有重大賽事,還能組團參與醫療保障。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來自不同教育背景的醫療人才能夠在一個平台交流互鑒,也使更多有效診療手法的探索成為可能。「法國手法治療師、巴西康復理療師、美國整脊醫師、中國內地及中國台灣地區物理治療師,和骨科運動醫學不同領域的外科醫生等等。」

在曹深誠看來,如今的運動醫學還有一個值得拓展的領域,就是教育不斷湧現的運動愛好者們科學合理運動,更有效「預防創傷」。他指出,相對來說,內地運動達人甚至專業運動員在創傷預防方面的理念和實踐,與香港尚有差距。有的是太拚,有的是認為運動量越大越好,不知不覺間就傷了。因此他不斷努力着,並結合團隊力量,透過科研、看診、公益講座等多種渠道向公眾傳播專業知識,讓運動更高效、運動更快樂、運動的年限更長。「我都希望自己可以運動到99歲或100歲。」

值得一提的是,幾年的創業,還讓曹深誠充分感受到內地營商環境帶來的便利,政府辦事流程簡化,效率提升,「很多地方還設有創業園區或孵化器,為初創企業提供辦公場地、諮詢服務等配套支持。相關部門比如稅務、工商、科技等,也非常願意提供指導和幫助,推動整個創業環境變得更加友好和支持創新。」目前他已經在醞釀擴大業務規模,並加強人才培養。「期待隨着經濟發展,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更多人能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