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頭磡多幢樓齡僅30年的大廈,有頂層單位住戶反映滲水問題。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李先生持續受漏水問題困擾12年,他批評每次投訴後,房署也只是「小修小補」。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梁婆婆因為天花漏水,不敢在客飯廳食餐安樂茶飯。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橫頭磡邨頂層多戶現滲漏 「每逢落雨都要用水桶裝水」

黃大仙橫頭磡邨多幢樓齡僅30多年的大廈,接連有頂層單位住戶反映長期受天花滲水問題困擾。協助住戶的立法會議員黃國表示,有住戶的單位持續12年出現漏水,每逢雨天,天花滲水和剝落,每次向房屋署求助,也未能根治。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到相關單位了解,發現天花的批盪剝落、滿布水漬,更不時有石灰飄落。由於客飯廳天花長期受水浸,石屎剝落,住戶梁婆婆已不敢在客廳逗留,只好轉移到廚房用膳。她表示,只有卑微的願望,「希望房屋署早日做好天台防水層維修工程,咁我啲親人可以返嚟一齊在飯廳食餐飯。」房屋署回覆查詢表示,屋邨辦事處前日(4日)已派員到有關單位視察,確定部分天花油漆或批盪有剝落,但暫未發現漏水或混凝土剝落問題。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

橫頭磡邨上世紀八十年代經重建後,新樓分別於1982年至1994年間落成及入伙。立法會議員黃國在該邨的辦事處,於去年底至今年初接獲邨內宏祖樓、宏偉樓、宏耀樓及宏禮樓等多座樓宇的頂層單位租戶求助,指天花出現滲水問題,惟房屋署一直未有徹底解決。涉事樓宇均是最後一批落成,樓齡僅30年。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到訪部分出現天花滲漏的單位,均見單位客飯廳以至房間天花也有批盪剝落情況。與兒子在該邨宏耀樓頂層居住的梁婆婆表示,1994年該樓落成後入伙,五六年前開始,客飯廳、她自己以及兒子房間的天花出現滲漏,「天花滴水落嚟,客廳要在地下鋪毛巾吸水,滲出的水好混濁。」

現場所見,客飯廳上方有一大片批盪剝落痕跡,兩間房間的天花也有同類情況。梁婆婆表示曾自行用英泥修補,惟每逢天雨仍有滲漏。出現問題的天花位於客飯廳的花梨中式梳化和飯枱上方,梁婆婆坦言擔心石屎脫落,已少有在客飯廳活動,「無坐這裏看電視,食飯都在廚房食。」至於其房間的床頭和床尾也有兩處位置有批盪剝落情況,睡覺時也感擔憂。

她表示不想調遷,「怕遷往新居不適應」,只期望房屋署最快下月進行維修工程,「我估計是天台漏水,已多次同屋邨管理處講,佢哋話第日政府大維修,但唔知到底幾時會做。」她希望署方趁雨季過後做維修工程,好讓女兒等家人農曆新年時能回家,在客飯廳食安樂茶飯。

漏水持續12年 住戶批房署僅「小修小補」

居於宏祖樓頂層單位的李先生則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天花漏水情況持續12年,「每逢落雨都漏水好厲害,要用水桶裝水。」現場所見,其客飯廳餐枱位置上方有一大片批盪剝落痕跡,其女兒房間窗邊電腦枱上方也同樣有此情況。

李先生表示,2012年遷入上址時,已懷疑有滲水痕跡,當時向房署查詢,獲回覆單位沒有滲漏,上手租戶也非漏水原因而搬遷。不過,他入住一兩個月後發現天花實確有漏水問題。有一次颱風吹襲時更出現嚴重漏水,他投訴後房屋署工程人員曾在滲漏的天花「打針」,惟並無效用,漏水情況更愈趨嚴重,多次在用膳時有石灰剝落「加料」,「每次投訴後房屋署人員只是『小修小補』,未能改善滲漏情況,去年客飯廳天花出現大幅剝落。」

他指出,隔鄰單位也同樣出現此問題,懷疑是否天台的防水層損壞,希望房屋署維修。2017年,他就曾因為天花漏水令電腦損壞,要求房委會及當時的管理承辦商作出賠償,但公證行表示當時的承辦商已在合理時間內安排工程人員到場視察,並尋找水源,進行加固上層天台防水層,管理公司及房委會已履行作為管理者及業主職責,故無須作出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