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連升6日,累漲逾四千點。昨日大市成交在「北水」暫停下仍高達4,341億元,為歷來第三高。 中新社

港股踏入第四季延續強勢,恒指昨連升第6日,再爆升逾1,300點。雖然國慶節長假A股休市「北水」暫停,但港股仍繼續受惠內地「政策組合拳」提振,昨再漲1,310點或6.2%,收報22,443點,是20個月新高。成交額維持超高水平,達到4,341億元歷史第三高。據高盛等外資大行指出,內地遠超預期的刺激措施推動投資風向轉變,近年低配中國股市的全球對沖基金,上周買入中資股的金額創有紀錄以來單周新高,不僅是對沖基金和投機客,許多外國長期投資者現在也擔心錯失良機。有市場人士稱,亞太區股市普遍向下,尤其是日股近日表現較差,相信外資基金已換馬至大中華區股市。近日港元匯率偏強,昨日港匯升穿7.77,曾報7.7631是近兩年最強,正反映資金流入。●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高盛的報告指,在內地以遠超預期的刺激措施推動下,全球對沖基金紛紛湧入中國股市,上周錄得2016年開始有紀錄以來最強勁的買盤,大量投資者急劇加大對中國配置。該報告指出,買盤主要集中在消費、工業、金融及信息技術相關股份;能源股是唯一被對沖基金小幅拋售的板塊。路透引述投資者和分析師表示,在低迷的經濟前景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減持中國股票一直是過去幾年最大的「共識交易」,但現在風向正在轉變,「不僅是對沖基金和投機客,許多外國長期投資者現在也擔心錯失良機。」

風向突變怕失良機 蜂擁入市

紐約梅隆銀行亞太地區高級市場策略師Wee Khoon Chong指出,「我們看到在進入中國國慶長假之際,對中國股票的購買興趣大幅上升,這是令人鼓舞的,表明在長期資金流出之後,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的情緒可能發生轉變。外國長期投資者從上周四開始強勁買入,表現出明顯的情緒轉變。」

根據LSEG理柏數據,專注於中國股票的ETF,在9月的最後3個交易日中獲得24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年初至9月25日期間則錄得27億美元資金流出。換言之,全年流出的資金幾乎在過去短短數日回流。分析師指出,情況表明在長期資金流出後,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的投資情緒可能發生轉變。

大行紛「轉軚」唱好中國股市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近日也「轉軚」唱好中國股市,將投資評級上調至「增持」。貝萊德去年9月將中國股票評級下調至「中性」,但在最新一周的觀點中,已經將評級上調至適度「增持」。該行指,考慮到中國政府推出各種重大財政刺激措施,且中國股市相對其他主要市場,仍處於歷史低位,將可能吸引大量投資者重新進場,故該行認為短期內可適度加碼中國股票。

不過,貝萊德指出,長期來看,中國仍面臨結構性挑戰,例如房價下跌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緩慢和通縮的主因,若財政刺激政策的成效令人失望,或貿易限制再升級,該行可能會再調整看法,暫時該行繼續維持審慎態度。

上升動力強勁 後市料續尋頂

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指出,在過去6天裏,港股連續上漲的勢頭是史無前例的,尤其在缺乏「北水」下仍有高額成交,顯示外資重回港股市場。當中他較看好券商和內房板塊,市場亦選擇相信政策能逆轉房地產頹勢。若今次的「組合拳」能真正推動內地經濟持續復甦,明年香港新股市場可重拾動力。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對傳媒稱,大市在短短14個交易日內已累升逾5,000點,步伐急促,但目前大市交投暢旺,在大型動力支持下,走勢上仍處繼續尋頂格局。但10月上旬升勢過急,到中旬時升勢或難以持續。他解釋指,因今次升浪是由政策及資金主導,一旦資金的入市態度稍見審慎,大市即會出現回吐行情。

機構及市場人士評後市發展

橋水創始人達利歐:上周我們看到了一些大手筆的刺激措施,而且從官方的承諾中我預計接下來還會有高強度的政策刺激,對於資產價格上漲將大有裨益,不過我認為還有幾件很重要的事情值得關注,包括中國會如何應對國內債務—貨幣—經濟方面的挑戰。

澳新銀行執行長Shayne Elliott:對於中國作為投資目的地已經「消亡」的擔憂被「嚴重誇大了」,我們在中國的業務相當好,中國的業務有些「顛簸」和「複雜」,而身為一家銀行,應對波動性是我們的本職工作。

高盛報告:在中國政府遠超預期的刺激措施的推動下,全球對沖基金紛紛湧向中國股市,9月23日至27日當周對中國股票的購買達到了高盛2016年開始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水平。資金流入主要是多頭倉位,尤其是對個股的多倉,買盤主要集中在消費、工業、金融和信息技術板塊。

紐約梅隆銀行亞太地區高級市場策略師Wee Khoon Chong:我們看到在進入中國國慶長假之際,對中國股票的購買興趣大幅上升,這是令人鼓舞的,表明在長期資金流出之後,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的情緒可能發生轉變。外國長期投資者從上周四開始強勁買入,表現出明顯的情緒轉變。

安聯投資環球股票首席投資總監Virginie Maisonneuve:繼續看好亞洲地區。中國樓市似乎已經企穩,很可能成為股市的催化因素,其中多隻股票目前的成交價非常具吸引力。當然中國仍然面臨地緣政治風險,我們預計中國股市在今年第四季將迎來更為有利的環境。

建銀國際:內地9月開啟的政策組合有助支持內需。居民端房貸負擔的降低有望減少二手房供給,加上統一最低首付比例,對新房市場需求有一定的拉動。未來財政增強支出力度亦將推動周期經濟,支持年度經濟實現5%的增長。

恒生銀行首席經濟師、經濟研究部主管薛俊昇團隊:內地政府推出了多項財政以及貨幣政策措施以支持經濟維持增長動力。初步來看股票市場對於刺激方案反應正面。我們會繼續觀察政策傳導至實體經濟的效果。我們維持今年內地經濟增長4.9%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