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大踢爆 調整藥物劑量營造不穩定情況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紐約時報》披露,美國自新冠疫情後,全國精神健康危機日益嚴峻。全美最大精神疾病連鎖醫院集團之一的阿卡迪亞醫療保健公司(Acadia Healthcare)營收因此飆升,股價更是翻倍。然而《紐約時報》調查發現,該機構引誘病人住院並強行扣留,刻意誇大病人症狀,以騙取高昂保險費用。

在阿卡迪亞營運醫院的19個州份中,至少12個州的數十名患者、僱員和警員向當局舉報,指該公司以多種違法方式扣留病人,某些個案甚至需要法官強行介入,才會釋放病人。《紐約時報》指出,醫生認為有時必須強行拘留存在心理危機的患者,以穩定情緒,防止他們受到傷害。然而據逾50名現任和前任高管和員工所言,患者往往因經濟而非醫療原因,被扣留在阿卡迪亞旗下的設施。

與警方急救員等建立聯繫

阿卡迪亞在全國經營50多家精神病院,合共約5,900張床位,大部分收入來自政府保險計劃。為填補床位空缺,阿卡迪亞透過各種方式向潛在客戶推銷,鼓勵他們「繞過急症室」。公司還與警方和急救人員等建立聯繫,希望他們將病人帶到阿卡迪亞。

護士被迫標記不合作病人

醫院急症室人員亦是目標,阿卡迪亞向他們宣傳願意接收難纏病人。此外,阿卡迪亞還向急症室派出本應保持客觀的「評估員」,但多名員工表示,他們面對向阿卡迪亞提供病人的壓力,還會因此受到責罵。

阿卡迪亞向部分患者收取每日高達2,200美元(約1.7萬港元)的費用,一旦接收病人,阿卡迪亞會說服保險公司,讓病人盡可能住院足夠長時間,直至保險到期。因此,阿卡迪亞會誇大症狀、調整藥物劑量,以證明患者情況不穩定。密蘇里州阿卡迪亞的3名前護士表示,高層施壓要求她們將部分病人標記為「不合作」,以向保險公司表明患者還沒達到離開標準。有時患者甚至會因為沒有吃完飯或跳過團體治療,而被記錄為違規。

調查還發現,至少8宗阿卡迪亞扣留原本自願入住、後來改變主意的人士個案。印第安納州一名兒童醫院工作人員表示,她要求離開卻遭強行扣留,直至父親提出訴訟後,她才被釋放。警方曾突擊搜查佐治亞州一家阿卡迪亞醫院,有16名病人告訴調查人員,他們被「毫無理由或無正當藉口」扣留。在其他地區,調查人員還發現部分病人沒有接受治療、無人看管或被拒絕獲得重要藥物,甚至發生兒童患者被員工毆打,以致需要被送往急症室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