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冧莊」,指莊家贏牌而繼續做莊,書面語叫「連莊」。廣東人叫「留班」做「冧班」。有人會說,「冧班」和「冧莊」中的「冧」這個借字會否由「留/連」音變過來的呢?思路是正確的,據筆者的考究,「冧」應由「連」音變而來:

連/lin4;變調→練/lin6;變韻母→冧/lam6

「冧莊」用於比賽中指連勝。

「紮住上」多指運動員包紮着傷患處上陣。此狀態人們多推許為「大運動員精神」,毅力之所在。其實這來得有點勉強——保證了可上陣卻保證不了達到一定的成績;不幸的還會惡化傷患情況——輕則需要休息一段不短的時期,重則可能就此結束運動生涯。為此,當事人只應在情非得已下才採用這個看似積極的策略。環顧現實中的個案,當事人包括其教練團隊都不會理性去看上述的道理,尤其處於爭出線或爭勝位置的狀態,致令在退役後就算有名有利卻失去了正常人的健康狀況,是否得不償失呢?

廣東話的「頂硬上」指雖則力有不逮(可能因有傷患)或已接近能力的極限,卻勉強地堅持下去。「紮住上」也有「頂硬上」的意思。一般也稱運動員「啪藥」(服藥)、「打針」(注射針藥)以抑制傷患痛楚的方式做「紮住上」。總而言之,「紮住」不表示「頂得住」。話說回來,上述方式雖不同服用禁藥,也是官方許可的;但這會令運動員對藥物造成依賴,不但為身體帶來後患,還隱性地衝擊着那所謂公平的體育精神,值得用者三思。

中醫上,「五勞七傷」指心、肝、脾、肺、腎等五臟勞損的疾病以及陰寒、陰痿、裏急、精漏、精少、精清、小便頻數等腎氣虧損的症狀;後用以形容某人因過度勞損,致令身體狀況到達一個非常危險的水平。

香港不少現役運動員表示長年征戰,基本上已「五勞七傷」,以致在好大部分時間都是負傷上陣。吃吃消炎藥、止痛藥已成為體育生活的一部分;對此,筆者深感難過。所以筆者想強調一點;「紮住上」無疑是堅毅精神的一種,但亦不可輕視所帶來的風險——輕則提早退役,重則影響餘生的正常健康生活。

騎師憑「韁繩」來控制馬匹前進的方向,也用於催促馬匹向前衝。「搶韁」,不少人誤寫成「搶疆」甚至「搶薑」,致令無法望文生義。原來「搶韁」是香港人創作的賽馬術語,形容賽馬時馬匹不受騎師控制而主動發力衝前。後來此詞用來形容某人做事非常主動或經常搶着發表。後者通常都出現在長者身上;他們於交談時總是滔滔不絕地把自己的想法輸出,其他人不易找到發言位。

2024年巴黎奧運,香港運動員除摘取了兩金兩銅外,其他參賽者亦表現出色,可喜可賀;唯傷患的隱憂揮之不去,筆者有感如下:

傷患體育一部分 棄賽人生留遺憾

體育精神賴投入 五勞七傷同哭泣

身體負荷有極限 啪藥打針人都散

後患實情擺響度 當時只諗博一鋪

預設結果力追求 多數未能青史留

搏命生涯很光彩 唔顧身子唔應該

運動明星壓力大 上得陣就要攞牌

鑊鑊許勝不許敗 有實力都講唔埋

紮住係咪仲要上 身體不容你搶韁

運動員影響力大 信念偏差跟走歪

全人期望似欠債 攞仲要係攞金牌

負傷上陣人感動 人生流長要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