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古時在中國被稱為「末茶」,意指粉末狀或碎末狀的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中國隋朝,距今已有超過1,700年的歷史。
唐宋時期,抹茶文化達到了鼎盛。特別是宋朝,抹茶茶藝(點茶)在寺院和宮廷中廣泛流行,成為了一種高雅的娛樂活動。然而,隨着明朝茶葉製作工藝的變革,沖泡飲茶的方式逐漸取代了抹茶的點茶法。抹茶文化在中國逐漸式微,但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飲茶方式卻通過遣唐使傳入了日本,並在那裏得到了發揚光大。
直到20世紀末,旅日學者和專家又將抹茶製作技藝從日本帶回中國,並在上海浦東新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抹茶工廠。這一舉措不僅推動了抹茶在中國的復興,也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品嘗到這一源自古老中國的獨特茶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