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無憾無悔」指沒有遺憾、沒有後悔。有人會以「無憾無悔」作為其職業生涯的總結。

香港一向被外界認為除了搞搞金融、地產等,其他範疇尤其科技,無什發展空間。2009這一年,香港人就憑在香港成長的前中文大學校長,世人稱「光纖之父」的高錕拿得諾貝爾獎而一吐烏氣。

高錕於1966年發表了一篇有關光纖應用在通訊上的論文。光纖為人類提供了低成本、傳輸量高和可靠的通訊方法,從而造就了「互聯網」這個劃時代貢獻。時至今天,經常聽到人家這樣說:「今天沒飯吃,我可活下去;今天沒互聯網,我活不下去。」由此可知「互聯網」已改變了整個世界。

很可惜,高錕造就了今日蓬勃發展的網絡世界,卻在2003年被診斷患有俗稱「老人癡呆症」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縮寫AD)。這是一種老人腦部疾病,令記憶、思維、學習、組織能力等逐漸下降;最壞的情況莫過於影響個人執行基本日常活動的能力,且會隨時間而惡化。對從事科研的大教授高錕來說,失去記憶力和交流能力就是間接地摧毀了其科研生涯。

人們包括其妻黃美芸,大致認為高錕因罹患「老人癡呆症」而不具意識地去領這個遲來的諾貝爾獎,實屬「有憾」。待了近半世紀,高錕終憑其發明吐氣揚眉,其孜孜不倦的光纖研發確無白費,應屬「無悔」。當年就有報章以「有憾無悔」作大字標題,報道高錕領獎的情況。筆者只認同「無悔」那一半,但理據卻略嫌牽強,「有憾」那一半則不敢苟同。

作為一個科學家,是以貢獻人類為己任。是故打從第一天投入科研工作,科學家們均深深明白到,所付出的畢生精力即使付諸東流,亦無阻矢志不移的科研心。更不會為科研成果沒有為他們帶來名和利而「有悔」。在科學家的字典裏,根本沒有「悔」這個字。高錕「無悔」應繫於此。其妻曾說:

我的另一半,卻是形體還在,

那個熟悉的人和靈魂卻不在了。

從跡象顯示,高錕已屬「無知」——無意識、無感覺,試問在此狀態下怎來遺憾?此時此刻高錕不就是「忘我」了嗎?自古多少偉人先哲無不以達「忘我」為最高境界。如今高錕竟可意外地「忘我」,實屬「無憾」。對比不少科學家,高錕已屬幸運。不是每一個都可修成正果的,人生至此,何憾之有?老子有云: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以事論事,高錕已完成其歷史任務,清醒點拿獎只是錦上添花而已。一言以蔽之:

縱然有憾,不在自己,只在他人

請不要將自己的主觀看法強加諸別人身上好嗎?筆者深信高錕在「有知」時一定會告訴大家:

無憾無悔

高錕因罹患「老人癡呆症」而未能以得獎人身份在頒獎的講座上演說及撰寫講辭,故由其妻代勞。該演說沿用了以下一句為題:

Sand from centuries past  Send future voices fast

中文譯作「古沙遞捷音」——光纖,其原材料正是古已有之的沙石裏的石英,石英亦是玻璃的常見原料,選擇以「沙」作前提與高錕的光纖通訊研究主題脗合,也正是朝着他的研究路向,「聲音」才得以快速傳播,直至未來。

何詩蓓上屆東京奧運在女子100、200米自由泳取得兩面銀牌;今屆巴黎奧運在相同項目上則斬獲兩面銅牌。參賽前普遍認為上屆的兩銀今屆可能變兩金,所以結果一出令不少港人大失所望;也有個別人士指因眼看實力差距輕微而失金,何在今屆賽事着實留有遺憾(屬個人感受)。她凱旋回港後受訪時表示: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過去三年我已經盡咗力,已經冇遺憾,明白賽前有好多人對我有期望,做到自己想做嘅就開心嘞。

這也是「無憾無悔」了罷!

在今屆勇奪奧運金牌的重劍手江旻憓回港後不久宣布告別長達20年的運動員生涯。已是「世一」及奧金得主,以現時其水平,人們大多認為她可繼續馳騁沙場甚或多打一屆奧運,為港爭光;如今毅然退役,不是「有憾」嗎?從江旻憓的傷患史,再走下去風險不低。對她來說,運動生涯最高的目標已達,相信已是「無憾」。加上她坐言起行,迅速開展了她許下欲在青年體育運動上發展的理念,筆者相信她在「無悔」下作出了人們眼中「有憾」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