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學會鵬程奮進堅毅獎學金2024昨日舉行頒獎典禮,共向190名優秀兒童及青少年頒發獎學金。主辦方圖片
◆陸浚諾 香港文匯報記者陸雅楠 攝
◆陳智潁(右) 香港文匯報記者陸雅楠 攝

感醫生為病人帶來希望 冀自己能成為這樣的人

為鼓勵具有特殊才能卻受限於經濟、長期疾病及特殊學習需求的兒童和青少年勇敢追夢,香港兒科醫學會構思、鵬程慈善基金贊助,聯同香港小童群益會共同籌劃及推行兒科醫學會鵬程奮進堅毅獎學金2024,每名得獎學生最高可獲2萬元支持學習。昨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共有190名優秀中、小學生獲頒獎學金。其中,剛於今年世界青少年劍擊錦標賽摘銅的香港男子花劍代表陸浚諾是其中之一,從小患有一型糖尿病的他,深深感受到醫生對病患的重要性,期望將來能夠從醫,幫助他人。另有成長於基層家庭的小學女生,年幼時被診斷有專注力不足,母親讓她通過大量運動提升專注力,她亦憑着對跆拳道的熱愛,於多項國家及本港賽事中取得佳績。◆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

頒獎典禮昨日在香港萬麗海景酒店舉行,頒發獎學金予190名中小學生。其中20名卓越成就獎學金得獎者來自10間小學及10間中學,每人可獲2萬元獎學金。另外170名潛力發展獎學金得獎者來自55間小學及115間中學,每人獲1.5萬元獎學金,用於跟學習有關的支出或購買訓練器材等,追尋夢想。

5歲學劍擊 6歲確診糖尿病

陸浚諾是今屆卓越成就獎學金的得獎者之一。他自5歲開始學習劍擊,6歲確診患上一型糖尿病。「確診後要學懂自己『拮手指』、驗血糖及打胰島素針,進食前亦要計算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分量。患病後最大的影響是體力,不時會出現頭暈、思維不集中和手腳無力等症狀。」他憶述在確診前的短短一周內,一度暴瘦至幾乎只剩下骨骼,極大的飲水量和尿床問題引起了家人的關注,於是帶他前往求醫。確診後他和家人一度很彷徨,幸得醫生的幫助和關愛,情況才逐漸好轉。

「正因自己從小就深受疾病困擾,我深知醫生對病患的重要性。他們能帶來希望,引導病人走出困境。我希望未來也能成為這樣的醫生,幫助那些同樣面對困難的人。」即將升上中五,陸浚諾表示將集中精力至學業中,但同時強調自己永遠不會放棄對劍擊的熱愛,會盡力於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9歲女孩苦練跆拳盼長大後出戰奧運

來自東華三院鶴山學校的小四學生陳智潁,是本屆卓越成就獎學金小學生得獎者之一。智潁成長於單親家庭,家境清貧,主要靠母親的兼職收入和綜援維持生活。她在幼稚園二年級時被發現有過度活躍,小一被醫生診斷為專注力不足,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治療。

儘管面對眾多困難,智潁對跆拳道的濃厚興趣始終不減,刻苦訓練更是讓她的非凡天賦逐漸顯現,年僅9歲已獲獎無數,包括於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跆拳道比賽勇奪女子搏擊亞軍。

昨日活動上,智潁面對記者時有些腼腆,但被問到日後是否希望參與更大型的比賽時,智潁毫不猶疑地表示肯定,更以參加奧運為最大目標。

校方補充,智潁受限於家庭經濟狀況,許多海外集訓和比賽都成了奢侈,今次獎學金將有助她獲得更多的訓練和比賽機會,進一步發揮她的潛力,為港爭光。

另一位卓越成就獎學金小學生得主、香港殘奧游泳代表吳卓恩,在去年的殘疾人游泳世界系列賽柏林站SB6女子200米蛙泳項目中,以破世界紀錄成績奪金,日前她已出發參與即將開幕的巴黎殘奧運動會,因此未能親身出席昨日的頒獎典禮。

卓恩自小患有輕度侏儒症,從9歲開始就在體院接受專業訓練,盼望未來能成為全職運動員,繼續在游泳事業中發光發亮。